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四百零二章 甘大知州的大修大建大計劃(1 / 3)

回到泉州城,甘奇親自“押”著蒲誌高去買宅子,當然,甘奇也是十足的“好心”,為了幫助蒲家落戶泉州,甚至親自出麵去幫蒲誌高談價格,做思想工作。

古人的宅子,除非家庭變故,一般是不會發賣的,特別是祖上傳下來的祖業,那更是難買。

所以甘奇出麵就很有必要了,思想工作其實也有一些仗勢欺人的味道,但是甘奇也不是那種黑心的人,在蒲誌高買宅子的價格上,那是舍得的,哪怕高出市場價兩倍,甘奇也自己做主了,一口應下,隻等蒲誌高拿錢來付。

蒲家買宅子,買一處是不夠用的,得買一排。不過事情也很快就搞定了,有甘奇“仗勢欺人”,自然沒有什麼大問題。

其餘的甘奇就不管了,最近甘奇也有事情忙,那就是招兵,清溪兵招得最多,不過短短幾日,清溪當兵的漢子就有七八百之多。

之所以清溪能招這麼多的兵,是因為清溪這裏多山,千米以上的高山有幾千座之多,平均海拔都有六百米左右,山民無數,耕地卻少,大概也是這種原因,所以才能出產後世鼎鼎大名的安溪鐵觀音。

這裏還出鐵礦,所以在礦山討營生的極多,這個時代的礦工,那是真正的高危職業,收入還少,當兵相比而言還是比較不錯的營生。

如今甘奇大幅度提高了軍漢的待遇,當兵對於這些山民礦工來,那就更是一條好路子了。反正泉州之地,也不打仗,幾百年不打仗了。操練什麼的?還能有挖礦辛苦嗎?

宋朝的軍隊,幾乎是沒有退伍製度的。當然並非真的沒有,朝廷也有規定,六十歲以上的軍漢,六十五歲以上的將校,會成為剩員,不再操練或者上陣,隻在軍營裏做一些打雜的事情。其實這也不叫退伍,首先是不會離開軍隊,其次是這個年代當兵的又有幾個人能活到六十歲?

有時候還有一些政策,比如五十歲以上的軍漢可以遣返歸農,這個政策有些無厘頭,有田地務農,誰還來當兵?如是真把這些人遣返歸農了,不是餓死就是上街乞討了,這把身子骨了,連攔路搶劫都搶不到。

所以來去,宋朝的退伍製度,隻是規定中的一句話“內有軍隊練汰離軍之後,殘篤廢疾不能自存在外乞丐之人,仰本軍隨營分措置收養,毋致失所。”

意思就是軍隊退伍,隻要不能生活的,皆在原本的軍營裏養著,隨著軍中的火頭營吃個一日三餐。上麵那句話,其實也明一些問題,那就是現實情況中,那些退伍的軍人,其實有很多是“不能自存在外”的,也就淪落成了乞丐之人。有這種現實情況,才會出來這種規定。

甘奇的泉州大營裏,還有幾百號老弱病殘,也沒有退伍的安置措施,也不能往外趕。但是也並非沒有辦法處置,想來想去,養著就養著吧,每一頓多一些筷子的事情,還能做一些雜事,時不時甘奇也能給他們發一些養老零花錢,但是得辦個手續,全部遣返歸農。

遣返歸農有一個好處,那就是不占名額,如此甘奇就可以直接在禁廂編製之下,實打實養上一千多號年輕力壯的軍人了。

其實古代當兵的,並非一定沒有退伍養老機製的,在唐朝前中期,軍功能換土地的時候,有些老軍漢退伍之後,家中還有幾十上百畝土地,還會爭著把自己的兒子孫子送到府兵裏去服役。打起仗來也是勇猛無比,軍功掙來,就是家業。隻是這種製度,到得人口大爆炸之後,也就沒有辦法維持下去了。

招兵,訓練,甘奇也並不隨意去插手,訓練軍隊這種事情,也該交給專業的人去做,比如史洪磊與折克行。

甘奇倒是知道怎麼訓練軍隊,不過那都是後世的經驗,拿到這個時代來,是並不一定適用的,甘奇若是盲目插手,那也是看了古人的智慧。

中國古代的軍隊極為能打,訓練製度從春秋戰國到漢唐,體係早已極為先進,與冷兵器作戰也是作之合。隨意去改,反倒是畫蛇添足。

甘奇要做的是後勤工作,比如軍械兵刃甲胄,馬匹,夥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