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四百三十章 叫你們掌櫃的出來(2 / 3)

甘奇風風火火的,點校完人馬,也不多留,是先回河間府。

把狄青留在了雄州。

甘奇走後,趙滋一臉疑惑問著狄青:“狄相公,這位經略使倒也有趣,才剛到邊境來,忽然又要回京,這差事也辦得太輕鬆了一點吧?代子巡邊,也能巡得這麼敷衍?”

狄青知道趙滋言中之意,笑道:“他可不是在偷懶。”

“這還是不是在偷懶?”趙滋又問。

“時間久了,你就知道他是個什麼人了。他這個人呐,心思極為深沉,謀事縝密非常,從來都不是一個敷衍懈怠之人,此去定然是有要事,不便多猜。”

“狄相公對他還真是推崇得緊。”

“哈哈……過不得多久,你便也會與我這般想他了。”狄青捋著胡須,相當自信。

“反正我也落得個清閑,跟著狄相公辦差,倒也心甘情願。”趙滋顯然還是願意跟著狄青做事,心裏能接受。對於甘奇,還是有點既定看法的,畢竟甘奇實在太年輕。趙滋是個武人,武人有武人的待人方式,要麼不服,要麼服服帖帖。

狄青隻是搖頭不語,甘奇是什麼樣的人,他太了解。眼前趙滋心中這點想法,狄青壓根就不放在心上,也不值得放在心上。

金融巨鱷甘道堅,不得幾日,就帶著他的巨額國際資本的一部分,乘著一艘船就北上而去。

從滄州乘船到析津府,其實用不了多少時間,而且渤海灣內行船還相當安全。

船隻遠遠泊在海上,甘奇又帶著人趁著夜色,乘著船上岸。

這些事情,都得甘奇親自去做,因為別人做不來。所以這趟遼國,比如由他親自走一趟,走這一趟之後,甘奇以後興許就不必自己以身犯險了。

上岸就是遼國,遼宋就是這麼近。

析津府,大致包含了後世的北京市與津市。後世的北京現在叫做燕京,也就是析津府的治所,燕京城也是現在遼國的南京城。

遼國有幾個京城,上京臨潢府,中京大定府,西京大同府,南京析津府,東京遼陽府。其中西京與南京,基本上都是漢人聚居之處,也就是燕雲十六州。

最初的時候,遼國政治體製上,分了兩套係統,稱之為南大王院與北大王院,這大概是曆史上最早的一國兩製。把整個國家分為兩個體係,在燕雲之地用漢人的那一套官製,用漢人來管理漢人。在北方遊牧部落,依舊還用原來部落聯盟的那一套。所以有了南北大王院這個東西出來,南大王院就是管理燕雲漢人的。

後世龍八部裏,蕭峰還當過遼國的南院大王,幾乎就是燕雲十六州的王。

本來北大王院是契丹本部,後來慢慢發展之後,南大王院不論在哪個方麵,勢力都越來越強,遼世宗就直接改革了,把兩個大王院先降級為南北樞密院,然後又把兩個樞密院合並起來來,從此一國一製,中央集權。

遼國到得如今,其實漢人的地位是很高的,這一點比契丹人比蒙古人做得好很多,遼國貴族也早已全麵漢化,這種漢化是從上至下的,從皇帝到貴族。所以漢人的地位自然就不低。

而且從法律,到習俗風俗,再到燕雲各地的世家大族,遼國朝廷都給予了足夠的尊重,漢人官員更是到處都是。這也讓遼國在燕雲的統治越發平穩。

遼國獲得燕雲十六州這一塊地盤,倒是與大宋朝沒有什麼關係,這是遺留問題,並非是遼國從大宋朝搶去的。

五代十國時期,後唐有一個領兵大將叫作石敬瑭,然後他叛亂了,自己擁兵自立,建立了後晉,也遭到了劇烈的反撲,石敬瑭扛不住了,往北去求契丹人幫忙。為了讓契丹人幫他渡過難關,石敬瑭主動把燕雲十六州割讓給了契丹人當做報酬,還向契丹人自稱是兒皇帝。契丹人拿了燕雲十六州,也幫了石敬瑭。

後來後晉的滅亡,也遵循了同樣的套路,也是後晉的領兵大將劉知遠擁兵自立了後漢,把後晉給滅了。

後漢的將軍郭威,又擁兵造反,滅了後漢,建立了後周。

後周的將軍趙匡胤又在陳橋兵變,皇袍加身,建立了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