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四百七十四章 是他自己先動手的,不能怪我。(3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至於如何把歸義城不還,那自然得甘奇想辦法,比如死守歸義城,在歸義城打退遼人的大軍,讓遼人無計可施,畢竟城池總是好守的。到時候遼人無可奈何之下,不還是個握手言和嗎?

“陛下,不能再等了,若是再等下去,遼人就算是隻為了臉麵,也會四處調兵遣將而來,幾十萬大軍南下,那就真的不死不休了,甘道堅手上能有幾個兵馬?加上狄青支援之軍,也不滿三萬。難道真的要從全國調派幾十萬大軍去馳援甘奇嗎?生靈塗炭便不,這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幾十萬大軍靡費,又從何處籌集啊?”富弼是實事求是,這朝廷,是真經不起一場這般規模的大戰。

富弼這番話,也把趙曙拉回了現實,趙曙舔了舔嘴唇,有些發幹。遼國,依舊是那個強盛的遼國,幾十萬大軍是真有,對甘奇再如何期待,也不能期待甘奇憑借兩三萬人與遼國幾十萬大軍對壘。

趙曙熄了心氣,問了一句:“曾相如何作想?”

曾公亮答道:“陛下,此時甘道堅既然占了一些優勢,倒也正是言和的好機會,如此壞事反倒變成了好事,那契丹人死在汴梁的事情,便也就此揭過了。也不用割地,也不用賠款,麵子上我朝還勝了一遭,倒也是個皆大歡喜。”

曾公亮也是務實的,真要像幾十年前一樣與遼國開一場舉國之戰,這朝堂是真有一些有心無力了。更何況西北還有一隻黨項狼,那西夏黨項人豈能錯過這麼好的機會?綜合考慮,還是言和最穩妥。

趙曙點著頭,也泄氣了,不過聽得曾公亮一番話,倒也覺得是自己賺了,契丹人被打死在汴梁城的事情完美解決了,麵子上自己又勝了一仗,言和之後,雖然把歸義城要還給遼人,但是看起來是真的不虧。在勝利的時候主動言和,還盡顯大國風範,也還可以震懾一下黨項人,讓黨項人知道大宋的軍隊,依舊如此能打。

想得這麼多,倒也能接受了,趙曙開口道:“那便速速再派曾相之子往歸義傳旨,教道堅見好就收吧,好好斡旋一番。”

滿朝之人聽得皇帝這麼,皆是大氣一鬆,剛才進來的時候,一個個驚慌失措,喊的喊,罵的罵,哭的哭,此時反倒有許多人麵上有了些許喜色。

倒也是奇觀。

“陛下聖明!”

“陛下聖明!”

聖明,趙曙也笑了出來,難得滿朝文武皆躬身喊“聖明”,這是趙曙登基之後第一次有這種待遇。

東京城這邊商量好了,聖旨也快速備好,曾孝寬再一次飛奔往河北,讓甘奇罷戰斡旋。

但是誰又知道,短短書信來去的幾日,甘奇已經兵臨燕京城下了,與燕京城內的遼國皇帝不過一牆之隔。

罷戰斡旋?

那是不可能的。

甚至甘奇已經坐車出了大營,不僅甘奇出了大營,甘奇還用來來去去從歸義運送糧草過來的車架,運送了一萬餘人出了大營。

這是暗度陳倉,不想被燕京城內的人知曉。所以車架裝滿糧草進大營,半夜裏就安排人鑽進車內被運出去。

卻隻運走了一萬來人,因為甘奇還要保證這座大營看起來依舊是滿的。

為了暗度陳倉,留在大營裏的狄青,加派了更多人手在城外來去巡城,四門更是被盯得死死,不教燕京城有一人能進出,盡量封鎖消息。

從灤州回來的十萬遼軍,正在飛速往燕京趕來救援。身後一直跟著無數的賊匪,賊匪自然是越跟越多。

狄詠一路上是極盡裹挾之能事,把麾下的軍隊越裹越大。

燕京城東百十裏,那裏是潞縣,也是後來的通縣,潞縣南方有大片的區域,叫作延芳澱。

澱這種名詞,意思就是較淺的湖泊或者濕地,全國最出名的澱,就是白洋澱了。

延芳澱就是一出濕地,後世依舊還有延芳澱濕地公園。隻是後世的延芳澱濕地不大了,隻有一千多公頃,兩萬來畝。

但是在遼朝時代的延芳澱就不一樣了,根據《遼史·地理誌》記載,遼時的延芳澱,方圓數百裏,涵蓋了後世的漷縣、廊坊邊緣,采育、馬駒橋、大羊坊,大羊坊這個地名就來自延芳澱,大羊坊以前叫作羊坊店,就是延芳澱的諧音。

方圓數百裏的延芳澱,更是遼國皇帝喜歡的狩獵場,曆史記載,曆代遼國皇帝如果住在燕京的時候,往東出了燕京,不遠就到了延芳澱,延芳澱裏最多的獵物就是數之不盡的鳥,鵝,大雁,野鴨,數不勝數,遼國皇帝最喜歡到這裏來獵這些大鳥。

甘奇所謀,這場圍點打援之戰的戰場,就在燕京城東邊占地幾百裏的延芳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