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四百九十七章 媽的,還真有點嚇人(1 / 3)

古北關口,已經打起來了,真要動員能力,還是有城池的地方動員能力更強。因為農耕社會,能讓大量的士兵脫產,脫離了生產勞動的士兵,動員起來自然就更快速。相比而言,草原部落在臨時的軍事動員上,效率其實不如農耕的城池,因為草原部落幾乎沒有真正脫產的士兵。

所以在大定府、遼陽府、臨潢府等地的遼軍,動員得更快速,遼國皇帝耶律洪基也有些著急的心理,已經正式開始派軍隊攻城了,雖然還是試探性的,但是戰況還是慘烈無比。

一邊攻城,耶律洪基也一邊不斷讓匠人打造著各種攻城器械。若是放在幾十年前,軍中庫房裏多的就是這種東西,隻是而今,遼國也早已不打什麼攻堅戰了,木頭製品的保質期也不長,一應攻城器械還得重新打造。

狄青自然還是那個狄青,按部就班,紋絲不亂。把部隊分為好幾個梯隊,新兵老兵搭配著,輪番上場,盡量讓每一個人都經曆一下真實戰場的洗禮,以便迎接敵人真正的猛烈攻勢。

宋軍一向善於守城,連宋將都極為擅長守城。

關隘城池,從來都是塹,狄青暫時而言還是比較沉著的。不過他也有擔心的東西,所以才不斷讓所有部隊輪番守城,就是想鍛煉士卒們的心態。因為他知道這是一場長時間的鏖戰,士卒們一旦熬不住,心態發生了變化,危險就來了。

狄青不僅擔心這些,他還擔心麾下那些降卒生變,這種事情也是致命的。狄青能做的就是按照甘奇的吩咐,不斷給士卒們更好的待遇。

這還不夠,還得不斷給各層級的軍將做思想工作,重點就在於軍中不能有歧視與區別對待,軍將不能歧視降卒,同袍更不能歧視降卒。這是更重要的工作,一旦軍中歧視成風,一定會出大問題。

但是人就是這樣的,沒有歧視是不可能的,宋人歧視遼國降卒,乃至於許多人一起歧視收編的賊軍,一定會鬧出亂子。

狄青必須要盡量避免生出這種亂子,同生共死,同袍同心,還得經曆幾番生死患難。

大同這邊,伐木是永遠的戰爭主題,一個個拒馬被打造出來。

滿城造拒馬這種事情,倒也是盛況空前,並非大同城內的百姓有多麼高的覺悟,隻在甘奇甘相公舍得花錢,隻要百姓造拒馬,一個就給十個銅錢,木料由士兵直接送到家中。

大街巷,街頭巷尾,各家宅院,不得多久就被拒馬占滿。

大同城除了運送木材的車架,所有人一律不準進出,連運送木材進出的車架,也會被徹底檢查,進出人以西北口音為主,但凡不出一口流利西北話語的人,必然拿下大牢嚴查。

這也是甘奇想出來的辦法,伐木運木的人,都用威武軍中的西北人,避免任何形式的走漏風聲。因為雖然燕雲與遼國都有漢人,但是漢人與漢人也是有區別的,北人不好南話,東人講不了西語,在這個普通百姓人口流動很少的時代,這是至理。

甘奇的辦法,就像二戰的時候美軍用印第安語作為無線電密碼、用印第安人作為通信員是一個道理。用口音語言來區別敵我,往往也是最有效的。

這些才是戰爭中真正的細節。一場戰爭的繁瑣便也能從這裏可見一斑,但凡一個細節沒有做好,必然滿盤皆輸。

大同城本就是百年遼國舊土,豈能沒有遼國奸細在其中?防備走漏消息,必然是重中之重,一旦讓耶律乙辛知道大同城內滿城都是拒馬,肯定會讓耶律乙辛處處多留一些心眼。

時間緊迫,一萬多西北軍漢伐木,滿場百姓一起造拒馬。這個動員能力,也就是戰爭能力。

夜慢慢降臨,城內打造拒馬的事情依舊還在熱火朝,三根木頭一拚,十個銅錢到手。

夜又慢慢深了,打造拒馬的事情依舊還在繼續。

已然是後半夜了,還在繼續。

然而甘奇出城了,帶著七千騎士,馬匹口銜枚,蹄裹布,悄悄出城而去。

夜襲,不在於殺傷多少敵人,而在於製造多大的混亂。

殺人是一個費時費力的事情,沒有必要。

甘奇此番呼嘯而去,就一件事,放火。燒營帳,燒糧草,燒馬廄,燒羊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