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五百一十八章 會一會天下儒生(1 / 3)

(上一章有一個地方寫錯了,昏頭了,甘奇的兒子是國公,不是王,已經改了。)

皇帝有了決斷,這個決斷有許多人出力其中,其中富弼出力最大,這也是富弼老早就謀劃的事情,從給趙宗蘭封個公主名頭開始,富弼就埋下了伏筆。

甘奇是駙馬了,也是國公爺了,也是樞密使,這些名頭與官職都還在。但是甘奇回家了,不用上值了。

這件事情在皇帝心中,是想低調處理的,低調處理的意思就是把權力交出來即可,什麼都給甘奇留著,這在大宋朝也是正常的,比如什麼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這種名頭,也可以是個虛職,甚至可以拿來封賞給皇家子弟。

甘奇這個樞密使,也成了個寄祿官。

美其名曰,守孝之用,昔日甘奇父喪,守孝期未滿便為國效力,而今再行守孝,補滿時日。

許也是一種打擊甘奇名聲的手段,一個讀書人,連父喪守孝都未滿,不免有不孝之嫌。古代的這些禮法,你不是一個脫產的讀書人,倒也無妨,什麼守孝時限,什麼冠禮,什麼抓周,這都得有產階級才能貫徹實施的。

甘奇是一個街邊浪蕩子的時候,自然也沒人在意他有沒有給自己老爹守孝期滿,如今成為了一代名士,自然就需要把這件事情做好。

有時候,這種禮法也是一種麻煩事,倒也不是禮法不對,而是過於迂腐,比如王安石,好好的三司副使,忽聞家中母喪,匆匆回江寧而去,比甘奇走得還早。

王安石忽然也回家守孝了,官也不當了,國家大事也不顧了,就這麼忽然走了,三年之內不會回來。

皇帝的想法可能是好的,希望低調處理甘奇的問題。

但是世間之事,往往卻不如皇帝想得那麼簡單,事情既然做出來了,就止不住有人議論有人,當官的會議論幾句,當官的家人下人就會跟著議論幾句,接著整個汴梁城都會開始議論,汴梁城就是這麼一座城。

誰都知道,甘相公大功不久,就權柄盡失。這件事情,有人看到的是甘奇高風亮節,有人看到的是其中的陰謀論,口中不免也要上幾句鳥盡弓藏的話語。

朝堂諸公們,似乎大多數人心中都有一種暗喜之感,有些人單純就是覺得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站在他們前排,心中有一種不爽,如今這個年輕人不再出現在朝堂上了,心理平衡了。

有些人就是眼睛裏揉不得沙子,知道甘奇做了許多逾越之事,就該受到懲罰,欣喜不上,就是覺得事情合該如此。比如司馬光,他便是這種想法,哪怕往後甘奇還有再起之日,他也覺得無甚不可,但是有錯就要受罰,這是正理。

有些人,喜悅比較多,比如富弼,他很高興,終於把這個年輕弄下去了,高興不已。

不過很大一部分人心中,都還有另外一個想法,那就是外戚幹政之事,這種事情,所有人都知道不好,奈何甘奇立功太大,便也得過且過,他們本來是比較中立的,如今外戚離了朝堂,倒也覺得滿意。

什麼?你甘奇立了大功?這話也對,但是能列班朝堂之人暗自的內心裏,哪個不覺得自己為國為民,居功至偉?哪個沒為國立功?不立功,怎麼升遷上來的?更何況皇帝對甘奇也不差,一門兩國公,這般榮耀,何其榮耀?

當官,把官放在官這個位置,把政治歸到政治上,許多事情就不那麼複雜了。

趙宗蘭真的懷孕了,倒也不知是不是趙曙希望的嫡長子。

在家待了這麼一段時間,甘呦呦終於認得父親大人了,時不時也會在甘奇膝下歡淘。

甘奇是徹底的無事一身輕,樞密院大事情皆有歐陽修暫為管理,甘奇剛剛熟悉了樞密院的一切事務,就匆匆而別了。

女兒挺好,可愛至極,爹爹叫著,奶聲奶氣,甘奇便是哈哈大笑,看著這個可愛的女兒,甘奇更加投入進造人的偉大事業當中,多生幾個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