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六百一十三章 耶律乙辛腦海中的選擇題(1 / 3)

烏古魯帶著完顏劾裏鉢在甘奇的大營裏到處走到處看,這也是甘奇有意讓烏古魯如此為之,讓這個女真首領見識一下大宋的威勢,隻有好處沒有壞處。

看著大宋的軍備之盛,看著大宋的各種先進事物,也聽著烏古魯給他那些大宋的事情,自然會給完顏劾裏鉢這個叢林裏的人帶來一種羨慕崇拜的感受。

這種感受在甘奇那所謂漢與女真本是一脈的理論之下,更讓完顏劾裏鉢有一種狂熱之感,這種狂熱在心理學上有一個專屬名詞叫作“皈依者狂熱”。

解釋起來就是在文化文明或者宗教之中,後皈依者比原先之人會更狂熱許多。現實事例也很多,比如後世那些崇洋媚外之人,往往會比真正的老外更覺得“外國的月亮比自己國家的更圓”,這就是皈依者狂熱的心態。

這就是甘奇拿捏完顏劾裏鉢的手段,其實這種手段是很好用的,在後世也被人用爛了。這種手段也有一個前提,那就是首先得自己表現出一種大度寬容的心態,不把別人當做蠻夷看待,至少表麵上不把別人當做蠻夷看待,要與別人平起平坐。

在這個時代,能做到這種心態的,也唯有甘奇了,反而那些儒生生就有一種文化上的優越感,對待這種茹毛飲血之人,從來都視作“蠻夷”。

完顏劾裏鉢走的時候,甘奇還親自去送,又是一番熱情有加,甚至又送了一些禮物給完顏劾裏鉢,鹽鐵糧布之類,讓完顏劾裏鉢充分感受到了朝上國的熱情,也充分感受到了來自“親戚”無微不至的關懷。

這一幕,感激涕零的不隻是完顏劾裏鉢,還有跟在甘奇身邊的烏古魯,完顏劾裏鉢走後,烏古魯一直心情大好,在甘奇身邊鞍前馬後,看向甘奇的眼神更帶著一股比以往更狂熱的尊崇。

完顏劾裏鉢也是帶著任務回去的,甘奇給的任務,封鎖叢林邊境,不許任何一個契丹人再次逃入叢林深處,但凡在叢林裏碰到契丹人,一律截殺。

完顏劾裏鉢欣然接受了這個任務,就算沒有甘奇吩咐,他也會做這件事。所以完顏劾裏鉢不僅欣然接受了任務,還主動提出派五百女真勇士來幫助甘奇打仗。

雖然完顏劾裏鉢知道五百女真人並不能給甘奇帶來多少實質性的幫助,但是完顏劾裏鉢心中所想,便是親戚對他這麼好,他也不能過於氣,也該回報一二,盡盡心意。

親戚之間,就得這麼禮尚往來,更何況殺契丹人也是女真人報仇雪恨的追求。

送走了完顏劾裏鉢,甘奇開始動身往北。

戰局已然明朗穩定了,東路軍圍困了遼陽,西邊狄詠也開始圍困臨潢府,該是甘奇動身的時候了,把指揮使前移到臨潢府去。

甘奇並不知道臨潢府內發生的事情,甚至臨潢府內的人都不知道他們的皇帝已然死了,耶律乙辛嚴格封鎖了他弑君的消息,讓城內之人以為皇帝還在皇宮之內,而他自己便是全軍總指揮。

這種封鎖顯然長久不了,因為城內可不隻是耶律乙辛與軍漢,還有無數遼國大臣與貴族,皇帝一兩不見人倒是無妨,若是長久都不見人,自然就瞞不住人了。

為今之計也是無法,耶律乙辛唯有這麼幹。他不是沒有想過自己立馬登基的事情,但是生死存亡的大戰就在眼前,此時做那篡奪之事,免不得城內要起大亂,這城內也容不得再起什麼亂子了。

先維持著再,把宋人擊潰了,什麼都好。若是不能把宋人擊潰,那登基與否也沒有任何意義了。

耶律乙辛還是想議和,不是耶律乙辛幼稚,而是他作為一個老成持重之人的努力,不論如何,試一試總是要的。

所以甘奇剛剛來到前線,耶律乙辛的使者已然就到了。

對於甘奇而言,議和顯然是不可能的,如此興師動眾,可不是來玩的,此戰必須要把遼國徹底掃盡曆史的車輪之下。

所以麵對使者,甘奇就了一句話:“讓耶律乙辛出來見本相!”

使者無法,隻得回城而去。

城內,耶律乙辛也在頭疼,使者回複之語,讓他陷入了兩難。

左右還有軍將勸耶律乙辛:“相公,萬萬不可出城,此必是宋狗奸計,甘奇如今知道我大遼城防皆仰賴相公,若是相公前去,宋狗必會殺了相公。”

“是啊,相公,萬萬不可出城去見。”

耶律乙辛皺著眉頭,許久沒有話,在他所想,最好的結局無外乎答應甘奇的要求,再苟延殘喘一番,先定北方叢林女真,再擊草原各部,勵精圖治再聚大軍而起。這是一條遼人崛起之路,昔日契丹祖先就是走這條路崛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