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九十)髻與計(1 / 2)

眾人罰也罰了,賞也賞了,原以為就這麼結束了。Ww WCOM卻不想宋彌爾卻又站在了院子中央,眾人疑惑間,卻又見皇後身邊的一等大宮女清和領著個已是中年,卻梳著望門髻的女子從偏殿後頭走了出來。

這中年女子,在場的大多數人都不認識,可望門髻,不知道的人卻幾乎沒有。

所謂的望門髻,是指那些立誓終身不嫁的貴女們梳的髻。有的貴女,因為種種原因,不願意嫁人,又不願意出家,隻願在娘家做一個姑子,這些貴女,便會梳上望門髻以明其誌。在宮裏邊,也有終身不嫁人,伺奉主子到老的宮女,稱之為嬤嬤,但嬤嬤梳的隻能是一板一眼的嬤嬤統一的式,隻能佩戴青、藍、灰等冷色調的飾。這望門髻又與嬤嬤式不同,同樣是不嫁人,嬤嬤式是宮女梳的,望門髻卻是貴女梳的,隻有那些家世顯赫或受人敬佩的女子,在其不願意嫁人之後,才可以梳起望門髻,而在飾上也沒有限製,隻要不像未嫁人的姑娘般花俏就行。

這望門髻也有來曆,據傳是前朝一位女先生,在還是閨閣女子的時候,與一位將軍兩情相悅,在將軍正準備上門提親的時候,卻被派去邊疆戰場,將軍在戰場上陣亡。這位貴女與將軍並無實質上的婚約,並沒有為他守寡的資格,但貴女情根深種又重情重義,便立誓終身不嫁,又可憐戰爭流民,許多孤兒無家可歸,便拿出嫁妝蓋了院舍,收留了那些孤兒,挽起了頭,當起了女先生。漸漸地,這貴女的名聲傳了出去,貴女收留的孤兒越來越多,名氣也越來越大。貴女的娘家也是開明的望族,對自己女兒的這種行為,非但沒有阻止,反而傾其家族之力幫助她,實現她的願望。

貴女終其一生,收留了數以萬計的孤兒,這些孤兒裏頭,有一半多的人都成了後來朝廷、商業的人才與棟梁,貴女不僅收留孤兒,因為她學識出眾,許多交不起束脩的百姓也將自己的子女送到書院裏來學習,這些孩子,之後也成為了出眾的人才。十裏八鄉的百姓,對貴女的感激之情無以複加,而這貴女也成了前朝一代傳奇女子。

她一生未嫁,沒有子女,臨終的時候,從全國各地趕來奔喪的人卻將她所住的那一個大縣圍得水泄不通卻又秩序井然。無數身著蟒袍、鶴服的大官在她的棺木前頭長跪不起,多少鬢角已經斑白的中年扶著她的靈幡哭得像個孩子,多少穿著誥命服飾的貴婦抱著孩子帶著仆從,從封棺站到了頭七,脊背挺直不眠不休,守足了七,也哭了七,又有多少曾經受過她恩惠的百姓,從耄耋的長者到懵懂孩童,哭聲震,陣陣驚雷與之相應。

她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筆墨,也沒什麼流芳百世的文學創作,更沒有傳奇一生驚心動魄的經曆,但卻憑著纖弱的臂膀撐起了無數人所追尋的一生。她是前朝第一個,被稱為大家的女子。

望門髻,便是她立誓不嫁那日挽起來終身未變的髻,她的將軍長逝之地,叫做封門,望門望門,她望著的,始終是心上人死去的地方,盼望的,始終是心上人歸來的身影。哪怕明知那人早已死去。

在女先生之後,望門髻便成了那些立誓終身不嫁的貴女明其心誌的髻。雖不能與這位女先生並肩,但總有女先生這般的情操和堅貞。

這宮裏邊,不嫁人終身伺奉主子的嬤嬤梳的都是嬤嬤式,而梳望門髻的中年女子隻有一個,從前太後身邊最貼心的,如今到了皇後身邊的,嬤嬤淑節。

年輕的宮人不知道這淑節是什麼來曆,隻知道從來她都深居簡出,在宮裏邊幾乎沒有什麼存在感,但都被老一輩的姑姑嬤嬤教育過,這宮裏邊,除了主子不能惹,還有位叫淑節的嬤嬤,寧可得罪一位妃嬪也不能得罪這位淑節嬤嬤。因為得罪妃嬪隻有這妃嬪會整治你,得罪了淑節嬤嬤,整治你的可能是太後皇後甚至陛下。

不過好在這淑節嬤嬤平日裏在宣德宮中不怎麼出來,即使碰麵了,也十分地溫和,半點不為難這些奴才。尤其是尚宮們與內務府的總管大監們更是知道,淑節嬤嬤的菜式,與太後皇後的差不了多少,所用的衣料布匹,雖不見淑節怎麼穿,但是料子樣式卻都是最好的,太後與她似乎情同姐妹,而有人甚至曾無意中聽見皇後與皇上私底下喊淑節姨母!

上了年紀的宮人倒是知道這淑節的來曆,可大多數時候都諱莫如深,那段往事牽扯的人太多,不是他們這些奴才能夠議論的,他們隻要知道,淑節雖然也被稱作嬤嬤,但是卻和宮裏邊其他的嬤嬤是不一樣的,她是連帝後都要尊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