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216節(1 / 3)

為王夫人的表姐,便時常拿著表侄女的繡品來給張小碗過眼,另道一些家常。

知張小碗喜歡一些歇養活的花草,這年過年之前,王家送來了兩盆迎春花。

王家沒留什麼話,汪懷慕一打聽,說是夫婚妻親手種的,就差管事送了塊玉過去,讓王夫人交給王文君。

隨即,王家送了糕點過來,汪懷慕吃時,還稍紅了紅臉,被家中那個膽大包天的小弟還壞笑了幾聲。

這年一過,汪杜氏就有些魂不守舍了,因著汪圻修也是及冠之年,該娶親了。

他本應早就成親,隻是這幾年家中大小的事拖了他的婚事,現如今是該辦這大事了。

汪杜氏的心思,張小碗多少知曉一二,她也是為母之人,哪不懂汪杜氏對兒子的操心,擔擾,遂在正月過後,她就與汪杜氏說了,讓她這半月在家中打點好,就去那南海。

“真讓我去?”汪杜氏說話時,眼都有些微紅。

“去罷,早跟你說了,你去了,我也放心,懷善事多,府中盡管有大仲為他打點,為他照顧孟先生,但到底我還是不放心的,有你過去看著,我這心裏也能少些許擔心。”張小碗說到這,還歎了口氣。

“您是擔心孟先生的事罷?”汪杜氏輕聲地問。

“倒不是,”張小碗說到這笑了笑,“孟先生身子骨這兩年還好,還能多陪懷善一段時日。”

說到這,汪杜氏突然也了會到了張小碗的意思。

善王在南海管六省兵力,清掃六省的枉法之當,天天在外奔忙,家中就是有管事的管著,可到底還是不及身邊有妥貼之人。

“兒孫自有兒孫福,您想開點罷。”想明白了的汪杜氏安慰她道。

“是啊。”張小碗啞然一笑,說來這世上哪來那麼多兩全之事,但道理她都明白,隻是還是私心作祟,希望他能更好一些。

汪杜氏走後,久不聞京都消息的張小碗在這早與汪永昭梳頭時問,“您說,年前我送去給嶽兒的生辰禮,王府可是收到了?”

“嗯。”汪永昭閉著眼睛輕應了一聲。

“也沒個回信。”張小碗喃喃道。

汪永昭沒出聲,端坐無語。

善王妃寫與她的信件不多,但她送東西過去,回信總是應該有一封的,但自那信過後,她就再也不回信過來了,張小碗想來想去,覺得應是汪永昭阻了信。

“老爺,”插好墨簪,汪永昭起來後,張小碗給他整理衣裳時問,“可是王府裏出了什麼事?”

她說得很是平靜,汪永昭看了她一眼,見她目光柔和地看著他,他才淡道,“嶽兒無事,這時應送到南海去了。”

張小碗看他,“那他的母親呢?”

“她還能去哪?”汪永昭不以為然地道。

說著就坐到了一旁的高椅上等張小碗,“快些著妝。”

張小碗聞言坐到了鏡前上妝,掃了些胭脂輕描了眉毛,又插好了釵,才起身向汪永昭走去,“木氏又做了何事?”

汪永昭起身讓她挽住了他的手臂,帶她往外走,“她用汪嶽使計想出京城,善王知情後,前些日子就派了人接了汪嶽過去了。”

張小碗一路都沒出聲,走到堂屋前,汪永昭停下腳步看了她一眼,張小碗苦笑著搖了搖頭,“她這般忍不得,以後的路怕是更難。”

“糊塗。”汪永昭不滿她的心軟。

張小碗提步跟著他走,嘴裏歎然道,“她終歸是嶽兒的生母。”

“誰也沒說她不是。”汪永昭冷然道,“這事善王自會處置,你就別操這個心了。”

這一年七月,忙完汪永昭的壽辰後,張小碗小病了一場。

這日她病倒後出了一身的汗,汪永昭怎麼喚她都喚不醒,急忙找來了瞎大夫與黃岑,一時之間,兩名聖手被暴怒的汪永昭吼得也是一籌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