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三百五十一章 茶座裏的懇談(5)(1 / 2)

一個文明的先進程度,看看兩個群體的狀況便能知道。

一個群體是老弱病殘孕等缺乏自我生存能力的需要照顧者,在一個文明不夠發達時,多餘人口就是負擔,老弱病殘孕無法創造短期價值,更是負擔中的負擔,但事實上,“老人”指代著這個文明是如何對待過去的勞動者,“弱者”指代著這個文明的寬容程度,“病患”代表著這個社會的互助程度,“殘疾”是在看這個社會有沒有良心,“孕婦”則是看一個文明如何對待自己的未來。

這個群體的狀況不僅反應著該文明的物質水平,也反應這個文明的道德狀況。

另一個群體是教師和醫生,其收入並不是重點,重點是看這個群體是否有責任感,是否有成就感,是否有積極主動履行職責的動力。

因為“教師”代表著這個文明精神上的塑造,同時代表著精神層麵上的發展,教師教授學生的知識是在不斷更新,與時俱進的,看看他們教授東西的變化,也能夠看到這個文明演化的過程,

“醫生”代表這個文明肉體上的愈合,也代表著物質層麵上的發展,因為醫療事業是最能體現一個文明技術發展水平的方麵,越是先進,越是惠及者眾,明醫療技術水平越高,而醫療技術水平也是依靠社會整體的技術水平提升來實現的。

教師和醫生群體越是活躍,幹得越好,社會對其貢獻越呈正麵反饋,則代表這個文明具備更高的活躍性和發展潛力。

但是,對於現在的主世界來,這些方麵都做得不算怎麼樣,華夏外且不,呼叫一輛救護車的費用都能讓窮點的人家臉色發青,有些大學生為了還助學貸款居然淪落到不得不出賣色相。

而華夏方麵依托社會主義醫療、教育體製殘餘,公眾勉強還能較為廣泛地得到些福利,但也好不到哪裏,在私有製大潮中正在節節崩潰,原本作為政府全麵承擔的公益事業,也在成為私有製下吸取人們剩餘價值的吸金利器,所謂的醫改、教改,讓教育和醫療成為大量普通國民新的壓迫大山,也讓師生關係、老師家長關係、醫患關係等方麵持續緊張,整個社會的相互信任感迅速消退。

在對待弱勢群體上,該照顧的沒照顧,比如老弱病殘孕,並不屬於弱勢群體的“弱勢群體”卻掛著民族、宗教的名義,拚命照顧,幾十年來無數人辛辛苦苦發展的經濟成果,卻拿出不知多少去建什麼毫無用處的寺廟,甚至許多寺廟還不是華夏本土宗教的,而是從來沒有在華夏有過貢獻,反而充當過侵略幫凶,凶殘屠殺過本土民族的落後中東地區傳來的教派,一建更是幾萬座之多,仿佛華夏不是華夏,而是中東。

而老人的養老、弱者的保護、病人的救治、殘疾者的安排、孕婦的護理等工作,卻是一塌糊塗,衍生出許多讓人悲痛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