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115、 再見狄二郎(1 / 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瓶頸啊,瓶頸啊,誰誰誰給點票讓我衝破這難熬的瓶頸吧!主、阿門、穆罕穆德、瑪利亞、佛祖、玉帝、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啊!

~~~~~~~~~~~~~~~~~~~~~~~~~~~~~~~~~~~~~~~~~~~~~~~~~~~~~~~~~~~~~~~~~~~~~~~~~~~~~~~~~~~~~~~~~~~~~~~~~

馮拯語焉不詳地支吾兩句就告退了。剩下劉娥和趙禎母子二人要說些體己話。

“大娘娘,兒臣以為方才馮相公的法子可行。咱們大宋好像的確有這個毛病,衙門太多了。”

“是啊,皇兒說得不錯,衙門太多,相互推諉扯皮,本來好端端的一件事,總有人挑三揀四說長道短,枉自耽誤時機。但是皇兒你說說,衙門多有好處麼?”

“這個啊,兒臣還不出有甚好處,隻覺得每日聽大娘娘議事很是繁瑣,很辛苦。”

“嗬嗬,辛苦些也沒什麼,隻是咱們不可把權力太集中在旁人手裏,得讓他們相互有些掣肘才好,遇到個明白事理穩重公允的部堂倒也罷了。若是遇到那貪功冒進或是別有居心的,一路獨斷專行,怕是惹出天大禍事來方才知曉,那可如何了得?說重一點,或許有一天有人想欺負咱們母子,這衙門一多啊,他們就未必齊心,成事必難。這不是好處麼?”

趙禎這才領悟,原來是家裏的祖宗們早就想好的呀,再細細回思大宋所設各部、司、堂、台、寺等等,哪一個也獨大不起來,大家繞著圈兒轉,最後還得把政事都歸到自己母子這裏決斷。原來有這好處,可是小皇帝沒有想到的。

“不過,兒臣還是覺得現有三司已經夠了,再設計置司,恐怕仍是多餘。”

“嗯,明天咱們就召王曾來問問,他作何想法,言陳利弊。咱們決斷物事,切不可聽一麵之詞,多想想方是穩妥。”

“是!”小皇帝趙禎凜然遵命。

第二天小朝會,多是些雞毛蒜皮的事拿來扯扯,所有人都小心翼翼避開最近的敏感事不談。這是一個物理現象,但凡風刮得越大,風眼反而一點動靜都沒有。起碼感覺上是這樣。

眾人都散去,劉娥又留下丁謂、王曾、李諮三人。

劉娥把昨天馮拯的話說了一遍,沒提老頭的名字,問問這幾位是什麼法。

李諮是三司使,反倒不好開口,他要讚成吧,又怕劉娥嫌他推責任,不肯任事;要反對吧,又怕大家說他攬權。悶著頭不說話。丁謂揣摩上意,認為此法可行,首先是節約開支,一個臨時機構,不必將來再例行撥付經費運轉;其次是現下朝廷人手不差,人才很多,隨便抓都是一把,拿來用便是,用完了各回各家各找各媽,頂多就是履曆上多了份工作經驗,不至於鬧級別鬧待遇煩人;第三是事畢則了,那些被動了奶酪的部門有氣都找不到地方撒,免得將來彈劾攻訐沒玩沒了。

這是就事論事,大家都很放得開。王曾也讚同丁謂的說法。他隻是納悶,怎麼和梁豐跟自己說的法子一樣?莫非又是這廝進宮念叨過?

冤枉了,劉娥母子根本不知道這主意是梁豐出的,還以為是他王相公的幕僚呢。大家就這麼猜唄!

於是大家就接著討論如果這樣可行的話,下一步該如何做。丁謂是老思路,馬上回答說下去政事堂議一議,擬出個名單來,太後畫押同意就可了事。至於辦公地點麼,更是好辦,現在三司同戶部共用一個大院辦公,空房子多得很,隨便倒騰幾間出來就可以馬上開工。

李諮也點頭表示同意,就近方便,有資料、賬本要查也快些。

獨王曾搖頭道:“臣有所慮者有三,其一、若此法可行,則當公推吏事精熟而無私心者,若由政事堂提名,恐怕今後難以服眾。本來此舉就必定會得罪許多人,到時候眾口悠悠,難斷是非曲直,再者,政事堂相公隻此幾人,所知有限,萬一舉薦不當,難辭其咎;其二、計置司雖為暫置,卻不可忽視參與之人難免有盤根錯節,隻顧私利之徒,屆時互相吵鬧爭執事小,貽誤大計事大,故而還須諫台專門立案監督,糾彈其偏才是;辦公場所不宜與戶部三司同處,免得人情來往刺探消息等醜陋之舉,也免得互相幹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