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249、丁謂序、王曾跋(1 / 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京城裏的吵吵鬧鬧梁豐不管,他自回去做他的縣太爺。剛回來他就分別寫信給丁謂和王曾,附帶寄上魏騰等人手抄的《三字經》文本,說明寫書的本意,客客氣氣請提意見。順便告知一聲:官家欣然禦筆題寫了書名,兩位相公能不能也給個麵子,賞個序呀、跋啊什麼的。

兩個宰相都同他交情匪淺,當然要仔細他的新作。一之下,讚歎不已。難為這小子心係基層教育,能夠總結大宋教育普及率不高的不足原因。這玩意兒雖說談不上什麼高深學問,也談不上有多少文采,勝在好讀好懂,容易普及。要是國家用它做了基礎教材,推廣民間。少說今後能識字懂理的老百姓要翻一番。

是好事,就要支持。於是丁相公欣然命筆,為他的《三字經》作了一篇序文。

“中華之盛,文之為德也大矣,與天地並生者何哉?夫前聖立言,浩然煙海。汗牛充棟,不足以容之萬一。

惜前唐以降,五代紛紜,兵戈塗炭,文化幾欲絕之。幸夫太祖興於天命,膺兆姓之祉,開大宋之萬代弘業,可謂興矣!由是盡取前朝利弊,合為文治之功業,科舉完備,製度堪稱盡善。乃取《詩》《書》《易》《孝》《周》《禮》《儀》《孔》《孟》《春秋》《爾雅》共為十三經,垂衡以稱量天下之士也!德謨洪烈,不亦偉哉?

然夫為學日益、為道日損,苦海之舟。以槳楫泛於天地之間,何其窮也?學者不得其路,為人者不知其理,雖聖賢大義,能會之於一二者何?

今有天聖二年進士及第梁豐玉田,自請方命,為政臨民。觀夫民間蒙童入學之艱深,既歎不得其門而入,複歎天下兆姓空曉聖賢之名。不諳聖賢之道。乃發此願心,作《三字經》以示。彼雖文不甚深,所記無過世間常理;語不求奇。所論正合興衰之道。凡有禮節,無不載入,凡有楷模,並列供仰。是為天下蒙童亦或略識文墨者所能會也!

****??

餘忝列中書,識見愧不及後子,嚐試觀之,複讚其能於小處見宏大,能集前賢之言行而追仰至聖。由是命筆為序,期以此經傳,文被天下。凡普天之下,盡知昌隆之治,以至於堯舜之世也!天聖二年秋八月廿五長洲謂序。”

丁謂不吝筆墨,給了梁豐這本書很高的評價,而且自謙說見識不及這個後生小子。希望他的書能夠啟迪百姓,好讓大宋能夠達到堯舜的盛世。

“普寧梁豐,天聖元年舉開封舉人第二,翌年殿試,舉進士及第第三,時年不過一十九歲。少年揚名。曾有《越來草堂筆記》行於世,複有戲謔之言,成《西遊記》誦於坊間。其才也厚,其性也飛揚。餘始會之,以為脫跳,既喜亦戒之默存為上!先是,開封府功曹參軍,既有協助治水之功,複有自擇署官之法,皆為稱頌。後半年,子自請治於地方,不以少年得意之形,不作縣宰驕矜之態,留心政事,務本重農。每多觀教化之功弊,思前人之未足,遂潛心治學,曆覽典籍。會之成此書,雖小辭,亦近大道也!

讚其語淺言深,村夫野老,稚子蒙童,靡不能會。是其為大功德也!要以為開蒙之本,教化雨露,使天下盡得聖賢之道,行三代之禮。用心可謂良苦,用法可謂得當。餘心深慰矣!由是作跋,亦可權作心得也哉!天聖二年秋八月廿六日曾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