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打樹花(1 / 2)

一直來到蔚縣暖泉鎮北官堡的堡門前,也不清楚堡外民居的布局。反正我是順著人流、沿著一條九曲十八彎的小街擠進來的。小街上沒有燈,到處是亂哄哄來回攢動的人影,嘈雜的聲音淹沒一切,要想和身邊的人說話,使多大的勁喊也是白喊。但這嘈雜聲裏分明混著一種強烈的興奮的情緒,有時還能聽到一聲帶著被刺激的高興的尖叫。這種聲音有個尖兒,躥入夜間黑色的空氣裏。

北官堡的堡門像個城門。一個村子怎麼能有這麼大的土城?至少十幾米高的土夯包磚的“城牆”上竟然還有一個簷角高高翹起的門樓子。門前是個小廣場。站在城門正對麵,目光穿過門洞是一排紅燈,前大後小,一直向裏邊向深處伸延。顯然那是堡內的一條大街。這一條街可就顯出北官堡非凡的家世與昨天。但這家世還有幾人知道?

門前廣場上臨時拉了一些電燈,將堡門下半截依稀照見,上半截和高高在上的門樓混在如墨的夜色裏。一個正在熔化鐵水的大爐子起勁地燒著,鼓風機使爐頂和爐門不停地吐著奪目的火舌。這火舌還在每個人眼睛裏灼灼發亮,人們——當然包括我,都是來爭看此地一道奇俗——打樹花。我於此奇俗,隻知道此地百姓年年正月十六鬧燈節,都要演一兩場打樹花。

當幾個熊腰虎背的大漢走上來,人們沸騰了。這便是打樹花的漢子。他們的服裝有些奇異,頭扣草帽,身穿老羊皮襖,毛麵朝外,腰紮粗繩,腳遮布簾,走起來又笨重又威風,好像古代的勇士上陣。這時候,人群中便有人呼喊他們一個個人的名字。能夠打樹花的漢子都是本地的英雄好漢。不久,便靜下來。一張小八仙桌擺在爐前,桌上放粗陶小碗,內盛粗沙,插上三炷香。還有幾大碟,三個饃饃三碗菜,好漢們上來點香,燒黃紙,按年歲長幼排列趴下磕頭。圍觀人群了無聲息。這是祭爐的儀式。在民間,舉行風俗,絕非玩玩樂樂,皆以虔誠的心為之待之。

儀式過後,撤去供案,開爐放鐵水。照眼的鐵水傾入一個方形的火磚煲中。鐵水盛滿,便被兩個大漢快速抬到廣場中央。同時拿上來一個大鐵桶,水裏泡放著十幾個長柄勺子,先是其中一個大漢走上去從鐵桶中拿起一個勺子,走到火紅的鐵水前,彎腰一舀,跟著甩腰掄臂,滿滿一勺明亮的鐵水潑在城牆上。就在這一瞬,好似天崩地裂,呈現出任何地方都不會見到的極其燦爛的奇觀!金紅的鐵水潑擊牆麵,四外飛濺,就像整個城牆被炸開那樣,整個堡門連同上邊的門樓子都被照亮。由於鐵硬牆堅,鐵花飛得又高又遠,鋪天蓋地,然後如同細密的光雨閃閃爍爍由天而降。可是不等這光雨落下,打樹花的大漢又把第二勺鐵水潑上去。一片衝天的火炮轟上去,一片漫天的光雨落下來,接續不斷;每個大漢潑七八下後走下去,跟著另一位大漢上陣來。每個漢子的經驗和功夫不同,手法上各有絕招,又互不示弱,漸漸就較上勁了。隻要一較勁,打樹花就更好看了。眾人眼尖,不久就看出一位年紀大的漢子,身材短粗敦實,潑鐵水時腰板像硬橡膠,一舀一舀潑起來又快又猛又有韻律,鐵水潑得高,散的麵廣,而且正好繞過城門洞;鐵花升騰時如在頭上張開一棵輝煌又奇幻的大樹。每每潑完鐵水走下來時,身後邊的光雨“嘩嘩”地落著,映襯著他一條粗健的黑影,好像槍林彈雨中一個無畏的勇士。他的裝束也有特色。別人頭上的草帽都是有簷的,為了防止鐵水迸在臉上,唯有他戴的是一頂無簷的小氈帽,更顯出他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