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七百七十六章 雜交水稻的產量(1 / 2)

這一次跟上次不同。上次吳尚書與金公公事先沒有通知,直接來的潤州。而且雙季稻在大宋也不是新鮮事,稻田養魚能增加產量的方法,杜錦寧也沒有向趙晤報備過,隻是寫在了《種田記》的話本裏,他們根本沒想到在杜錦寧的指導下,畝產會增加那麼多。

他們當時來的目的,隻是想認證一下雙季稻是否能在潤州種植成功而已。

但這一次卻不同。

杜錦寧來潤州,除了種植雙季稻外,就是要研究新稻種,這是趙晤派她到潤州來,並且沒有給她分派任何衙門具體事務的原因,也是關嘉與陶華暉等人連她職責範圍內的農事、水利都分擔過去的緣故。

也因此,這一次的意義,跟上次完全不一樣。

關嘉、陶華暉和馬劍三人聽到金公公與吳尚書從京中過來,在收割那日也放下衙門的一切,跑到杜錦寧莊子上來親眼認證新稻種的成功。

合作過一次,大家都已熟門熟路了,便是宋莊頭麵對宮裏的太監和二品大員,都已淡定得很了。

大家去了田裏,仍是金公公任指一塊田地進行收割,同樣是莊子上的精壯漢子組成的一隻收割隊,如同杜錦寧在現代看到的收割機一般,金公公指哪裏,他們就並排向前推進,不一會兒的功夫,那塊田地就隻剩了短短的禾茬與躺在地上的一束束的稻穗。

另有幾人拿起地上的稻穗,走到邊上經過杜錦寧指導木匠改良過的打穀機前,將稻穀脫粒,一顆顆飽滿的穀子跳躍進穀桶裏。

莊子上的這些漢子,比起前一次更加有勁兒。

在杜錦寧的帶領下,他們去年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豐收,家家戶戶都過上了好日子。今年眼看得稻穀比去年的還要好,而且宋莊頭也了,東家堅持按照約定來,隻收兩成租子,可想而見今年他們的收益會有多少。不有盈餘置產擺脫佃農的身份,至少生活能豐衣足食。

想起以後的日子都能這麼好,而且越來越好,他們渾身就有使不完的力氣。

宋莊頭為了表達對杜錦寧的感恩之情,還是滔滔如江水的敬佩,一個勁的在金公公和吳尚書麵前杜錦寧的好話。

杜錦寧聽得臉紅,直接打斷他的話:“別囉嗦,去把稱準備好,一會兒收割完這畝田地就稱種。”

“是,是。”宋莊頭現在對杜錦寧的話無不依從。

其實稱早就準備好了的,杜錦寧也就這麼一。不過宋莊頭還是仔仔細細地把稱檢查了一遍,吳尚書和金公公也去過目了一遍,以保證一會兒稱出來的重量都是真實的。

不一會兒,一畝田就收割了一半,穀子都脫了粒,被宋莊頭幾人用籮筐都裝到了一邊,等著稱重。

州衙戶部的胥吏也在旁邊等著了。一會兒他們要看稱和記錄稻穀的重量。

杜錦寧看差不多了,反正人手都是夠的,那邊割禾脫粒,這邊稱著,互相也不耽擱。

她便問道:“金公公、吳大人,咱們是不是可以開始了?”

“開始吧。”吳尚書從兀子上站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