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八百零三章 誰來背鍋?(1 / 2)

青木轉過頭,驚喜地看向姚書棋。

姚書棋隱晦地點了點頭,又朝他使了個眼色,讓他收斂一些,別讓其他人看見。

以前他曾聽杜錦寧無意中提過一次,這些雜交水稻得不停地進行雜交,才能讓種子保持豐產的特性。所以這一季的稻穀抽穗後,他來過莊子上兩次,就是想看看稻穗是否飽滿。

他知道,如果種子沒問題,一直一直達到高產量,皇上和朝庭就會把他家少爺遺忘,最多在史書裏提上一嘴少爺的名字。從此以後,除了他們這些最親近的人,別人再也不會想起杜錦寧。

可如果減產,證明少爺曾經的那句話是對的,那麼後果會怎樣,想想他都激動。

從未擁有過,便談不上失去;可如果曾經畝產七石,皇上和朝庭裏的大臣想象過稻穀滿倉的那種盛景,老百姓更是憧憬吃飽穿暖的美好日子,結果卻沒有了杜錦寧,稻穀一季不如一季,最後跌落到畝產兩石,日子又回到了從前。即便能種雙季稻,刨除肥料、人力等成本,一年增產並不多,不知他們心裏會是什麼滋味。

想一想那種局麵,姚書棋就如六月吃了冰塊,全身上下有不出的舒爽。

叫你們用過就扔!叫你們不去尋找少爺!現在知道錯了吧?

不過以前種種,一直都是姚書棋在心裏的期盼。他的心一直懸著。擔心吳證等人發現不對,甚至把減產的因素歸罪到他頭上,認為是他做了手腳,所以他一直抑製著心頭的欲/望,不敢經常來看稻穀。

現在,他心裏的那塊石頭終於落了地。

吳證等人卻沒空理會姚書棋和青木。

吳證指揮兩個莊稼漢:“把那擔稻穀抬上來稱。”

漢子連忙照辦。

結果仍是如此。那一擔大概沒有裝滿,隻有四十三斤。

有個愛拍馬屁的官員見吳證臉色鐵青,額上青筋直冒,連忙安慰他道:“大人莫急,這次用的籮筐沒準比上次的,您沒看有好幾隻都是新的,還有大有麼?等全部稱完就知道了。就算差一些,也差不多。畢竟咱們沒有杜大人那麼有經驗,下一季就不一樣了。”

吳證極力抑製住想罵人的衝動,緊抿著嘴沒有話,心裏卻在咆哮:“蠢貨,稻穗那麼癟,誰都沒眼瞎,難道看不出嗎?還用得著你在這裏胡八道?”

他揮了揮手,示意另外一邊的官員一起同時稱量。

因他們早就發現稻穗不飽滿,癟穀子較多,這才讓一個人先稱一擔,寄希望於有奇跡出現。現在一擔的重量輕許多,他又期待如剛才那個官員的那樣,是籮筐問題。所以幹脆雙管齊下,兩邊一起稱,這樣結果也出得快一些。

一擔擔稻穀被放上稱,兩邊的人報數、記賬。最後記帳的官員“劈劈啪啪”拔了一陣算盤,兩數相加,生怕出錯又重新算了一遍,最後用顫抖的聲音報出了一個數字:“四石二十八斤。”

稻田裏頓時死一般的寂靜。

吳證還清楚地記得,上一季,同樣是這一塊下田,同樣的剛收割下來的濕稻穀,畝產是六石三十九斤。

“大人。”一個老成的官員走了過來,聲道,“會不會晚稻的產量本來就比早稻要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