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八百六十九章 施裏芬計劃(2 / 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1891年,也就是出任德軍參謀總長的第一年,施裏芬伯爵便提出了一份“備忘錄”,被稱為第一號備忘錄。在這份備忘錄中,施裏芬伯爵采用了軍事學家所罕見的“劇情排演”的方式,推演了未來歐洲大戰的基過程,提出了“時間差”的戰略構想與實施方式。之後,施裏芬伯爵又在1892年和1894年提出了第二、第三號備忘錄,這三份備忘錄,便是“施裏芬計劃”的基雛形。此後,在任期內,施裏芬伯爵主導進行了對未來戰爭的無數的演習、沙盤演練與討論,對備忘錄進行了反複的修改。1905年12月,施裏芬伯爵完成了最後一份備忘錄,並於1906年親手交給了繼任者,老毛奇的侄子小毛奇,至此,完整的“施裏芬計劃”終於成形。

“施裏芬計劃”的主要目標自然是法國。普法戰爭失敗後,法國為抵禦德國進攻,從瑞士阿爾卑斯山開始,經貝耳福、厄比納爾、土爾和凡爾登構築了堅固的防禦堡壘,僅僅在厄比納爾和土爾之間留有豁口以通法德邊境,並在豁口的兩翼部署了密集的交叉火力,因此”施裏芬計劃”的中心與重點,便是如何繞過法國漫長而堅固的防禦體係。

“施裏芬計劃”基內容是:將德國全部作戰兵力分為對俄國的東線和對法國的西線。其中,西線部隊79個師,東線部隊則僅有10個師夾雜一些地方部隊。東西線兵力分配比例大致為1:8。西線又分為左右兩翼,右翼部隊為68個師,左翼部隊11個師一部分配在凡爾登zhongyang地段,這裏是巴黎的西北入口,距巴黎僅僅135英裏,也是法國對德防禦體係的重心所在。其餘則部署在長達240公裏的的法德邊境線上。西線中的右翼,是德國主力中的主力,也是德國贏得戰爭勝利的靈魂。

按照“施裏芬計劃”,一旦戰爭打響,東線德軍部隊以其少數兵力與奧匈帝隊遙相呼應,牽製俄軍,目的在於將俄國限製於東普魯士邊境。於此同時,集結於西線的右翼以凡爾登地區為軸心向西南方向旋轉,取道歐洲的中立國比利時,由比法邊界進入法國,在穿越比利時平原、橫掃法國沿海後從北、西、南三個方向包圍巴黎,繼而向東,從法軍背後包抄其主力。而西線的左翼的任務,便是抵禦法軍主力的攻擊。

隻不過謹小慎微的小毛奇改變了這個計劃,以應付他認為是不同的情況。他不去加強右翼,反而減少右翼的實力三分之一,在左翼增加了八個師——此舉對法國是幸運的。由於其他障礙和延誤,毛奇縮短了以梅斯為樞軸而轉動的德國入侵戰線,以致他的部隊開到巴黎的東麵而沒有加以包圍。幾個星期後,當德國人企圖用正麵突擊攻占巴黎時,他們在馬恩之戰中被擊退了。這也是德軍對巴黎構成的最嚴重的威脅。如果,小毛奇沒有削弱右翼的實力,說不定在這一戰當中,德軍就成功的拿下了巴黎了。而法軍,很可能會因為巴黎的丟失而放棄抵抗。剩下的英國也就不足為懼了!

經過修改後的作戰計劃,或許稱為‘施裏芬-毛奇計劃’更為恰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