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2479章 君臣(1 / 2)

暫且按下十四貝子府女眷們的行蹤不表,先來看一看一騎絕塵、火速回京的撫遠大將軍進京奔喪的情形如何。

十二月初三,先帝的梓宮被移到景山壽皇殿暫時安放,並繼續舉哀。

十二月十七日戊辰,撫遠大將軍、貝子胤禎奉詔奔喪抵京,至壽皇殿謁大行皇帝梓宮。

其實十四阿哥抵達京城已經有兩天了,但是他一直沒有獲準進宮。前些天當他還在路上的時候,先事先命人給奏事處行了文,詢問進京之後見到皇上如何行禮。奏事處的官員接到這個燙手的山芋,實在是頭痛不已:呈交皇上閱批?那不是直接惹得皇上龍顏大怒嗎?不呈交?怎麼回複十四貝子?

官員們再苦惱,這燙手的山芋還是要遞到皇上那裏,結果就是一石驚起千層浪!對於十四阿哥的回京奔喪,眾人本來就是隔岸觀火、坐等看笑話的,沒想到,十四阿哥人還沒有進京呢,馬上就有熱鬧可看了。

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才第二天,十四阿哥這個奏折的內容就在京城官場上紛紛揚揚地傳開了,對此,朝中人士無不驚訝無比。在誠親王率先認可新君、廉親王被委以重任、九貝子遭到嚴厲打擊的形勢下,現在十四貝子,這個一母同胞的阿哥回來了,他們全都瞪大了眼睛看看皇上如何對付。

麵對這道多此一舉、充滿挑釁的奏折,皇上的眼前立即浮現出十四阿哥那副桀驁不訓、趾高氣揚的樣子,知道這個大將軍王明目張膽、不懷好意地給他出難題!

“見到皇上如何行禮”雖然隻有短短的幾個字,其中卻是飽含了豐富的內容。從字麵上來看,這還有什麼可問的?“行君臣之禮”不就可以了嗎?然而非也。

其一,因為十四阿哥不認可他四哥繼承大統,所以才會問“如何行禮”。其二,十四阿哥此次是回京奔喪,那麼第二個問題就來了,他是先去壽皇殿拜謁先皇梓宮,還是先去乾清宮東廡向新君行禮請安?至於其它的兄弟們則因為先皇駕崩的時候都在京城,根本就不存在這個先後順序問題。

十四阿哥果真是個厲害角色,一出手就是不同凡響,直打得皇上毫無半點還手之力。這兩件事情他選哪一個都是被動挨打。先謁梓宮,這不是向世人表明,連他自己都認可了十四阿哥拒不承認他這個皇帝的事實?先賀登基,這不是要將他推向不仁不孝不義的境地,遭到全天下人的責罵和恥笑嗎?

因此根本不用任何思索,他立即就做出了先謁梓宮的決定。百善孝為先,這是壓倒一切的前提,也是他所有行為的唯一準則,任何事情都不能改變。此外,是否承認他這個新君,不是十四阿哥一個人就能說了算的事情,從現在的局勢來看,無論是前朝還是後宮都度過了先帝駕崩初期的混亂不堪局麵,可以說大局已經在他的牢牢掌控之中,他不相信十四阿哥憑一已之力就能有翻天覆地的能耐!於是皇上不假思索地在奏折上寫下了“先謁梓宮”的朱批。

雖然事後證明,“先謁梓宮”的這個決定讓他在繼皇太後娘娘之後,又一次結結實實地承受了來自至親家人的無情羞辱,令他在眾人麵前再次顏麵掃地,但是他一點兒也沒有後悔這個決定。在他的心目中,他的皇阿瑪永遠是排在第一位的,那麼多的屈辱他都承受下來了,這一回不過就是十四阿哥傲慢無禮之舉罷了,這一點點委屈能算什麼?

雖然是十四阿哥“先謁梓宮”,但是並不是他一個人單獨拜謁,而是包括皇上在內的所有皇子們悉數都要參加這個重要的時刻。按規矩,大行皇帝未下葬之前需要停靈在景山的壽皇殿中,因此皇上拜謁梓宮之前需要提前移駕景山。為此禮部官員先行確定了先謁梓宮的程序,再又確定了謁梓宮的時間--十二月十七日未時,得到禮部的奏請之後,當一切準備部緒,皇上連同包括八阿哥在內的眾大臣們,在十七日戊時提前在景山壽皇殿靜等十四阿哥的到來。

喪父的悲痛、奪嫡落敗的失落,遭受雙重沉重打擊的十四阿哥猶如神助般地給皇上出了這麼一個一箭雙雕的天大難題,連八阿哥知道後都禁不住暗暗讚歎:十四弟真是越來越有膽有謀了。

而皇上的反應雖然有些出人意料,但也是在情理之中。若說在情理之中,那是因為皇上的孝行是多年以來有目共睹;若說出人意料,畢竟現在還是非常時期,鐵腕的皇上不得不以奇招險招克敵製勝,可是這一回竟然又走起尋常路,按照常理出牌,自是驚了眾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