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2643章 謠言(1 / 2)

麵對八黨精心炮製的最新謠言,如何既化解危機又沒有影響到皇太後的大喪,確實是令皇上頗費了一番腦筋,主要是從這個謠言透露出來敵手的野心實在是太大了,皇上不得不三思而後行。

所謂總理事務王大臣乃雍正朝首創,此類官員在順治朝和康熙朝也有設置,隻不過名稱不一樣,那個時候這類官員的稱謂還是“輔政大臣”。在那兩朝期間,做過輔政大臣的全都是赫赫有名、響當當的重量級人物,但同時也全都是下場格外淒慘之人,前有順治朝的多爾袞,後有康熙朝的螯拜等人。與順治朝攝政王一人獨斷專行不同,在康熙朝初期,為了避免發生與前朝同樣的問題,一共確定了四名輔政大臣,螯拜是輔臣之首,另外三名分別是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其中索尼是康熙結發妻子赫舍裏皇後的祖父,遏必隆是康熙第二任妻子孝昭仁皇後的父親。

由於順治皇帝和康熙皇帝均為幼年即位,身為母親和祖母的孝莊太後急需拉攏朝中勢力,穩定時局,保持朝政的延續性,確保年幼的君主坐穩江山。同時,這也是朝中各派勢力或相互爭鬥或相互妥協。事實上這些輔政大臣們確實沒有辜負重望,確實兩代幼主都坐穩了江山,隻是他們自己全都落得一個可悲的下場。

現如今換作了雍正朝,隨著皇上一統江山時代的到來,輔政大臣問題又提到議事日程上。由於皇上以四十五歲的“高齡”繼位,又是一個將中央集權製發揮到登峰造極地位的皇帝,與前兩任帝王都是幼年登基不同,他根本就不需要,也是根本不可能容忍“輔政大臣”的存在,繼而影響他的獨斷專行。如果廢除輔政大臣,那他定會落得一下壞了老祖宗規矩的下場,如果繼續保留輔政大臣製度,則這些輔政大臣必會成為阻礙他大展宏圖的製肘力量。既想贏得繼位合法的口碑,又想擺脫祖製的鉗製,為了魚與熊掌可以兼得,皇上簡直是絞盡了腦汁。

皇上對於自己能夠繼承大統是做了充分的提前準備,從他在登基的第二天就下發的上諭可以看出,不但提前破解了既維護祖製又擺脫鉗製的法子,而且連人員都早早確定下來,由此可見,皇上對於成功繼承大統不但充滿了自信也做足了最好的準備。在那道上諭中,明令:命貝勒允禩、十三阿哥允祥、大學士馬齊、尚書隆科多總理事務。“……朕苫塊之次,中心紛瞀,所有啟奏諸事,除朕藩邸事件外,餘俱交送四大臣。凡有諭旨,必須由四大臣傳出,並令記檔。則諸事庶乎秩然不紊。”

深諳權術、足智多謀的皇上通過“總理事務王大臣”的名稱對“輔政大臣”進行了偷梁換柱,既不能算他破壞祖製,又杜絕這些人以“輔政大臣”之的名義對他的權力進行鉗製也是為了穩定局勢、團結各方力量而精心炮製出來的一個實職官位。

這四個被授予“總理事務王大臣”的人員中,有兩個人是皇上的親信:怡親王、隆科多,另外兩個人則是為了拉攏人心、平衡各方勢力,即廉親王和馬齊。怡親王和隆科多自不必多說,那是皇上的左膀右臂,皇上真心實意地想要倚重這兩位重臣。而廉親王由於在爭儲之戰中聚焦了朝中眾多的勢力,馬齊則是三朝元老,朝中重臣代表,這兩個人的影響力極大,皇上不得不有顧忌,不得已而委以重任。

俗話總是說“加官進爵”,由此可見,官與爵是分屬不同的性質與功能。官是不分普通平民百姓還是皇家貴族,隻要是肯用功讀書,就可以通過科舉之路獲得官職;而爵則是隻能授予皇家貴族出身宗室之人。皇上繼位之初為了平衡各方利益,創造性地將官與爵結合在一起,創設出總理事務王大臣這個職位,所謂王大臣,自然是王這個級別的人才可以擔任,而且手握極大的實權,幾乎所有的重大政令均出自這幾位王大臣的共同商議。因為大清帝國沒有設置宰相之職,因此可以這樣說,這幾位總理事務王大臣,絕對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由此可見,總理事務王大臣觸及到了皇權的核心,對大清帝國的重大政策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能夠成為總理事務王大臣也就擁有了左右皇帝,繼而左右帝國重大事務的力量。由此可見,總理事務王大臣是多麼重要的的官職。再看看現在,擔任這個要職的人員當中已經有了八阿哥,敵手卻還要放出十四阿哥有擔任總理事務王大臣的口風,豈不是意欲何為,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