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2659章 強壓(1 / 2)

現如今的皇上已經與幾個月前的他完全不能同日而語,雷厲風行的鐵血政策初步取得了實效,已經牢牢地掌握了朝堂的主動權便是最好的證明,此時的他金口一開,不管是同盟軍還是反對派全都是如條件反射般地當場立即噤聲,唯有皇上一個人就推行邊疆新政之事侃侃而談。

皇上的鐵腕手段確實是已經發揮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否則他也不敢以一已之力挑戰群臣的容忍度和底線,拋出敏妃升位和遷葬這個驚天巨雷。由於忌憚皇上的君威,眾人不想做被打的出頭鳥,於是一個個全都低頭屏氣聽他講解半於邊疆新政的又一個大膽創新。這個新政就是後世所說的“改土歸流”,通過逐步廢除原來統治少數民族地區的土司頭目,改為由朝廷中央政府派任流官的新製度。這是大清帝國邊疆政策的又一大創舉,皇上扔下的這顆炸彈的威力一點兒都不亞於皇貴妃事件,甚至更加具有震撼力。畢竟皇貴妃問題就算是說出大天來都是皇上自己家的內務事務,不過就是因為帝王是天家,要做帝國臣民的表率,做綸理常綱的楷模,所以才會由家務事變成了國家大事,但是這種事情與邊疆新政這類真正的國家大相比,重要程度自然是差了十萬八千裏,這是對權力的重新洗牌,是對大清帝國疆土的保有與治理產生深遠影響的重大事件,眾人當然是無一例外地全都豎起了耳朵,仔仔細細地對這個改土歸流聽個明明白白,生怕落下哪一句重要的話而沒有全部理解。

若說皇上是個成功的謀略家果真是全部屬實,沒有半點誇張。他就知道皇貴妃事件會掀起軒然大波,他自己還會落得一個“眾叛親離”的下場,得不到同盟軍的半點公開支持,所以他才會選擇先行拋出這個重磅炸彈,趁著眾人亂手忙腳亂之際,一邊一錘定音,一邊再拋出一個殺傷力更加巨大的“改土歸流”,將權臣的目光都吸引到這個邊疆新政上麵來,畢竟對於疆土的統治管理是國家的根基,當然是要比後宮皇貴妃重要許多倍,疆土是關係到國家和臣民的生存問題,而後宮皇貴妃則是倫理朝綱問題,隻有先要解決了生存問題才能考慮社會道德問題,這個道理誰都清楚,又因為“改土歸流”中包括的政策、核心、措施等等都實在是太過創新,完全顛覆了眾人此前對於邊疆土司製度的理解與認識。要知道土司製度已經存在了上千年,始於唐宋,盛於元明,一朝動下如此大的手術,即便是身處統治階層都心有餘悸,擔心能否順利實行,因為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發少數民族的叛亂,從而影響邊疆地區的安定,繼而影響整個帝國的領土完事和政權根基。

實際上關於“改土歸流”新政皇上早就考慮了許久,是完全成熟的施政措施,隻是他選擇了在這個時候冷不丁地拋出來,為的就是讓皇貴妃問題順利過關。由於改土歸流實在是太過大膽,太過創新,太過挑戰群臣的認知,因此眾人無一不對這個秘密醞釀的新政產生了或驚恐或讚同或抵製等等不一而足的態度,但無一例外的則是對這項新政的關注程度達到了親所未有的高度,那個曾經掀想驚濤駭浪的皇貴妃早就被人們拋到了腦後邊一時半會兒也想不起來了。

所有的人都能夠忘記皇貴妃問題帶來的巨浪滔天,唯有怡親王無法忘記,畢竟他是皇貴妃事件的最大受益人,他怎麼可能像個沒事兒人似的也忘到了腦後邊呢?雖然他也和眾人一樣對這個改土歸流充滿了極度的好奇和也給予了極度的重視,畢竟皇上從來對他都是最交心的,這個新政也隻有他一個人事先從皇上那裏或多或少地聽到一些口風,因此既是因為他對改土歸流事先有了一星半點的了解,也是因為難以從皇貴妃事件中立即抽身,因此整個下午在商議邊疆新政的時候,與眾人群情激昂、熱烈爭議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十三阿哥一直是眉頭緊鎖、一言未發,整個人的精神都不在狀態,甚至還有走神的情況發生。

由於涉及到邊疆統治的重大革新,改土歸流絕不是皇上憑借自己的一言堂就能夠確定下來的事情,因此即使是熱議了整整一個下午仍是毫無頭緒,讚成派與反對派形成了鮮明的兩大陣營,各抒己見、毫不相讓。反正也不是一天兩天能夠爭論清楚的事情,反正也不是需要立即實施的政策,反正天色已晚饑腸轆轆,皇上一聲令下,暫時中止了眾說紛紜,留待稍後再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