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2664章 立儲(1 / 2)

自皇上登基以來,有兩件事情立即擺在了他的麵前,一是治理出一個國泰民安的大清帝國,二就是確立儲君。

皇上是一個有思想、有作為、心懷理想與夢想,下定決心要幹出一番大事業的君主,雖然帝國版圖基本劃定,沒有了開疆拓土的重任在肩,但是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守成帝王,壓在他肩膀上的重擔卻是一點都沒有輕鬆多少。一方麵是先皇六十多年的“仁政”導致官場腐敗、國庫空虛的嚴重問題亟待解決,另一方麵盡管大清朝已經建立了有七、八十年的時間,然而仍有諸多事關重大的事項沒有形成典章製度,有些雖有先例,但不盡合理。因此皇上大權在握之後,一方麵開始了鐵腕政策肅清吏治,另一方麵則是盡快完善、修改各項典章製度,對於一切自認為不合理,不利於皇權統治的事情,都力圖在最短的時間裏予以完美修正。前麵提到的“改土歸流”就是一個極好的例證,雖然要下很大的決心,會遭到相當多的官員抵製,更是冒著改革失敗的巨大風險,然而這一切都阻擋不了皇上的決心和信心,隻要是為了大清帝國的江山永固,即使是成為千夫所指的千古罪人,他也在所不惜。

現在當帝國統治逐步走上正規之後,確立儲君的問題就立即擺到了急需盡快解決的議事日程上來。

立儲,即使說它是一個帝王最為重要的任務都不過分,因為這是關係到江山延續的最為重大的事情,如果沒有解決好子嗣問題,一個朝代的覆滅都是極有可能的事情,但是如何解決好這個問題,又困擾了幾乎每一位帝王。

皇上經曆了將近四十多年的奪儲生涯,以血的代價見證了這人世間最為慘痛的悲劇,最後幾乎是踏過將近十位兄弟的身體才成就了自己大業的,過程的慘烈簡直是連回想都覺得是一種痛苦。現在當他成為了大清帝國的皇帝,立儲原本是身為一代天子再正常不過的事情,然而對於皇上而言,正因為親身經曆了那麼慘烈的過程,才會在決策這個最為正常不過事情的時候變成了最為痛苦的過程。

親身曆經了“九子奪嫡”慘烈鬥爭的皇上再也不想讓他的子孫重複他們這一代人的慘劇,所以在他還沒有登基之前就暗暗發下重誓,如果有朝一日他做了這個皇帝,定是要變革立儲製度,因為不管是他最為鍾愛的福惠,還是初露鋒芒的元壽,或是頑劣不化的天申,甚至是“認賊作父”的弘時,不管哪一個都是他的親生骨肉,不管哪一個他都舍不得將他們置身於弱肉強食的奪嫡之爭,雖然優勝劣汰是自然法則,但是他首先是一個父親,其次才是一個君王,因此立儲問題不管是遭到多麼大的阻力,他都鐵定了心思地要去徹底變革。

大清帝國作為一個在華夏文明登峰造極、儒家文化盛行不衰的中原地區成功實現異族統治的朝代,與元朝同樣作為異族統治的朝代,它們都有一個重要的共同點,就是由帝位繼承而起糾紛。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在於滿洲風俗與蒙古相似,皇帝多願立少兒,不立嫡長,這是糾紛產生的重要根源。因為少兒一般都是由受寵的妃子所出,嫡長則是由人老珠黃打入冷宮的正妻之子,皇帝這般愛屋及烏的偏喜決定了儲君的人選,也是綿延不斷的血腥奪嫡的根源。

立儲,是關係到國家社稷江山的頭等大事,而滿族統治者由於沒有明確的傳位製度,造成了每一位皇帝駕崩前後,都要上演一場奪嫡慘劇,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康熙,沒有一個皇帝的身後之事能夠幸免。

到了皇上開啟的雍正王朝時代之後,作為一個有想法,有能力,有責任,有追求,不墨守陳規,意圖開拓進取的皇帝,他在方方麵麵、事無巨細,都向舊製度發起了挑戰,大到中央集權、國家稅收、民族政策、反腐倡廉,小到廢除賤籍、縮短宮人服役年齡……等等,如果稱其為改革皇帝,一點也不為過。麵對前車之鑒、血的教訓,被後人稱之為改革皇帝的帝王,深知立儲對於江山社稷穩固的重要性,因此他必須要徹底變革,他要獨創立儲製度!

入關之前,滿人沒有立儲的觀念,作為一個尚武的民族,他們依靠武力、依靠個人實力獲取了生存空間,因此,誰有能力、誰有本領,誰就是部落首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