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2676章 打壓(1 / 2)

隨著康熙皇帝景陵地宮的關閉,十四阿哥毫無任何懸念地被一道聖旨繼續留在了遵化,十五阿哥則自然而然地結束了代職生涯然隨大隊人馬回京。而與這個意料之中相比,皇上的另外一個決定則是大大出乎眾人的意料之外了,那就是十四阿哥不是一個人留在景陵,而是有一個與他共同職守皇陵,那個人就是誠親王!

難不成這個無黨無派,自成一統的誠親王也淪為被皇上忌憚的勢力之一?

皇上當然要忌憚誠親王!雖然滿人在繼位問題上並不講究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漢人繼位理論,但是為了在漢人占人口大多數,儒家理論占統治地位的中原大地上收買人心,從而實現有效掌控,為自己的繼位掃清一切障礙,誠親王的力量確實不容小覷。

眾所周知,皇上曾經序齒四阿哥,排在他前麵的還有三位兄長,因此要在深受儒家文化傳統影響的中原地區名正言順地坐穩皇位,他的前麵還有三個障礙需要排除。好在大阿哥與二阿哥因為早年獲罪而遭先皇降旨圈禁長達十幾年,作為罪人之身,這兩個人雖然序齒在前,但早已經失去了謀反的能力,隻要稍加看管就不會對他的皇權構成太大的威脅,然而三阿哥則不一樣了。

誠親王是在康熙朝後期頗得先皇器重的皇子阿哥之一,另一個就是現在的皇上了,當年每每遇有先皇外出巡視或是圍獵不在京城的時候,總是安排他們兄弟兩人輪流主持京城的朝政,這兄弟兩人的風光一時無人能兩,就算是十四阿哥也望塵莫及,然而最終還是皇上笑到了最後。從他登基之初的幾項重大用人決策就已經嗅出了今天留守皇陵的端倪,要知道朝堂上,除了皇上以外,就以他任命的總理事務王大臣權力最大,但是這四人名單之中卻是看不到誠親王的影子。怡親王的入選毫無半點懸念,廉親王雖然在官場上積攢了相當多的人脈,但畢竟被先皇壓製打壓了十幾年,除了人脈以外已經沒有任何實力可言,而誠親王可是康熙朝後期熠熠生輝的兩顆政壇明星之一,再是專注學業不擅權術,卻也是在朝堂上蓄養了一定的實力。

既是皇上的兄長,而且還是唯一的非罪之身、自由之身,又因為深得先皇的器重,近年來實力迅速大增,如此特殊的身份,皇上怎麼可能不會忌憚?

然而皇上繼位已經快有一年的時間,若說忌憚誠親王的話,怎麼會一直耗到現在皇位都坐得又踏實又穩定的時候才想起來動手?實際上皇上之所以沒有動手,完全是想留他三哥一條陽關大道,以此希望誠親王能夠收斂起那顆不安分的躁動的心,夾起尾巴做人,好自為之,然而經過這十來個月的悉心觀察,皇上發現自己的決定恐怕有些偏離了方向,他的初衷是好的,而誠親王卻沒有領了他的這份情,不但經常行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事,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那顆不安分因子也愈發地活躍起來,特別是前些日子為了確定由何人負責書寫先皇陵寢字碑而舉辦的墨寶評判,僅僅是一個墨寶評判落選的結果都令誠親王根本無法掩飾心中的怨怒,可想其它事情了,或許誠親王早已經到了忍耐的底線,隻一件小小的事情都能夠引發他的謀逆之舉,將這樣一個充滿了複仇情緒的誠親王留在京城,留在自己的身邊,皇上高度警覺地認為已經到了養虎為患的時候了。

知道誠親王是一支多麼危險的力量,然而皇上“感情用事”的弱點在這件事情的處理上再次得到了充分的證明。盡管誠親王為人老練,然而考慮到他一貫隻是單打獨鬥,沒有與其它皇子或是朝中敵對勢力結成同盟力量,“心慈手軟”的皇上自然是不忍心趕盡殺絕,再是勢不兩立也是皇家血脈,於是皇上最終決定將他的三哥留在遵化。一方麵是對誠親王發出了不言而喻的嚴重警告,另一方麵,也盡可能地體現出他的皇恩浩大。

要知道十四阿哥與皇上是同父同母的親兄弟,也不過是以郡王的爵位以守護皇陵的借口施以軟禁罷了,而誠親王與他不過是同父異母的兄弟,也獲得了與十四阿哥同等的待遇,不得不說皇上對他的三哥有多麼的心慈手軟。

對於誠親王的這番安排皇上可以說是煞費苦心,畢竟曾經共事多年,又沒有直接對他做出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不過是因為存有異心、惟恐造反生事而不得不采取的未雨綢繆之策。皇上一貫都是恩怨分明、賞罰分明之人,他對誠親王可以做到皇恩浩大,但是對於廉親王,這個最難啃的硬骨頭,對頑固的敵對勢力,他可是不可能再有什麼“心慈手軟”和“皇恩浩大”了。畢竟誠親王是自立門派的單打獨鬥,隻是對他的皇權具備一定危險因素,而廉親王則是性質完全不同,那可是拉幫結派的聚眾鬧事,危險程度遠遠高於他們的三哥,因此皇上必須打起十二萬分的精心,嚴防死守的同時也要主動出擊,同時適時地借題發揮,好好地殺一殺八阿哥的氣勢和銳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