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2762章 抉擇(1 / 2)

有了喇嘛們的支持,羅卜藏丹津頓時有持無恐起來,以前他還有所顧忌,擔心寡不敵眾,隻敢在較小的勢力範圍之內行叛亂之舉,現在有了喇嘛勢力的加入,如虎添翼一般,兩股勢力糾合在一起,他們一起攻襲清軍,攻城放火,雖然各自都有各自的打算,但是在尋求獨立於中央政府的這個問題上達成了高度的一致,於是一時間青海境內叛亂的戰火熊熊地燃燒起來。

轉眼之間,以羅卜藏丹津為首的青海叛亂愈演愈烈,不但早已經超過了皇上的容忍範圍,也超過了大清帝國所能承受的底限,若是再任由叛亂繼續下去,青海西藏甚至整個蒙古分割出去都極有可能成為不爭事實。皇上再也不能夠坐視不管了。

現在擺在皇上麵前的隻有兩條路:以鞏固皇權為主,則意味著容忍叛匪的反叛行動,繼而就是羅卜藏丹津的獨立、民族的分裂、國家版圖的縮減;若以平定叛亂為主,則意味著給予以廉親王為首的反對勢力以可乘之機,繼而動搖新生皇權、甚至可能將他這個剛剛登基不到一年的皇帝拉下龍椅,沒有了皇權,也就失去了與羅卜藏丹津較量的資格和能力,簡直就是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問題,深深地困擾著皇上。

這是一場殊死較量,是保衛皇權還是保衛國土的較量,是關乎皇權穩定與領土完整的抉擇,這是個人利益和國家利益的抉擇!要麼當一個割讓領土的皇帝,要麼做殊死搏鬥,有可能賠上他剛剛到手的位置,甚至是身家性命。

這是人生中,最為重大的抉擇,皇上陷入了痛苦矛盾和深深思索之中。

皇上不是一個昏君,他要當一個明君,而且還想要當一個有作用的皇帝,一個名垂青史的皇帝,因此,他沒有任何選擇,在他麵前隻有一條路:平叛!

平叛不是簡簡單單一句話的事情,不是憑借滿腔熱血就可以完成的事情。此時的皇上不僅被反對勢力所製肘,還有巨大的現實的問題困擾著他。

這是一場憑實力掌握主動權與話語權的殊死較量,而實力是什麼?無非就是人、財、物三樣。而隻一個財字,就生生困住了皇上,一場戰事毫不誇張地說,就是一場用財力和人力堆出來的戰爭。用銀子堆出來的,

戰爭是物資糧草、人員裝備,哪一樣不需要銀子?可是皇上剛剛從他的父皇手中接過的這個大清帝國,國庫存銀僅有八百萬兩!這就是康熙皇帝留給他兒子的一個捉肘見襟的國庫。國家財政吃緊國庫空虛,入不敷出,相反國家財富都掌握在貪官汙吏的手中,“一年清知府,萬兩雪花銀”是最真實的寫照。

八百萬兩是一個什麼概念?以順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為例,國家稅負收入白銀2566萬餘兩,而僅用於雲南一省的軍費開支就達900萬兩。可是此時,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皇上手中所掌握的整個國庫的白銀僅僅800萬兩!還不夠六十多年前,一個省的軍費開支。

就是將這八百萬兩全部投入到西北之戰,也不足以支撐開銷,更不要說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轉不僅僅是戰爭,官員俸祿、水利農田建設、抗險防災等等等等,各個方麵全部需要銀子。而西北這一仗,即使將這八百萬兩全部用上都不夠。如果這些銀子全部用於戰事,整個大清帝國的官員們難道就隻能去喝西北風?

皇上剛剛堅定起來的那顆誓要做一個明君永垂青史的信心在想到國庫中的那八百萬兩銀子的時候,倏地一下子又沉了下來。

“戰”隻有一個字,說起來輕鬆致極做起來卻是舉步維艱,決心即使是下了又下,此時此刻從本心上來講,皇上仍然不是心甘情願地與羅卜藏丹津開戰。畢竟他已是人到中年,早就過了血氣方剛的年齡,看待問題和處理事務憑借的更多是智慧而不勇氣。特別是現在這個時候,皇權初建、內憂外患、國庫空虛、缺兵少將,他哪裏還有多餘的精力和足夠的力量用在西北的戰事上?這也是他眼睜睜地看著叛亂從五月份一直拖延到十月份,不得不采取靜觀其變、暗中部署的重要原因。

可是皇上的這個美好願望完全就是他自己的一廂情願罷了,羅卜藏丹津可是堅決不能夠給皇上以任何喘息之機,相反他恰恰還是要利用這千載難逢的大好時機,乘虛而入,叛亂謀反。特別是叛軍與宗教勢力(喇嘛)兩股勢力成功地相互勾結在一起之後,燒殺搶掠、為非做歹,惡事犯下一樁又一樁,卻是令羅卜藏丹津信心大增,更加地有持無恐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