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2775章 遣將(1 / 2)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當銀子問題稍稍有些頭緒之後,皇上決定將平定西北叛亂的決定公諸於眾,而他選擇的公布方式也有些特別,不是像往常那樣當著滿朝文武的麵直接親口宣布,而是通過下發一道上諭的方式間接昭告天下。

雍正元年十一月初月,皇上正式任命川陝總督年羹堯為撫遠大將軍,加封二等公,坐鎮西寧指揮平叛,同時從陝甘各地調集精兵即刻前往青海平定羅布藏丹津的反叛。

隨著這一道聖旨的下發,平定羅卜藏丹津之戰在雍正元年冰天雪地的隆冬季節全麵爆發,戰事從以往的零敲碎打瞬間進入白熱化階段。

戰事已經全麵打響,而這道上諭引發的連環效應仍然沒有停止。不論是誰都從這道聖旨中讀出了其中的全部含義:空缺將近一年的撫遠大將軍一職終於由年羹堯走馬上任,其權勢和地位仍然淩駕於雲南、貴州等其他各位總督之上,而曾經掌管大將軍信印的延信終是成為棄將。這樣的結果不出任何人的意料之外,因為換作他們任何一個人當這個皇帝,也都是會做出同樣的選擇。

是的,皇上堅持了五個多月,終於在羅卜藏丹津的猛烈攻勢下不得不放下他對年羹堯的所有偏見和狐疑,也就是說他最終選擇了年二公子,完全是被逼無奈之舉,絕非他心甘情願,因此在他簽發上諭的那一刻,握著朱筆的手舉了又落,落了又舉,令一旁服侍的高無庸看了也是委實地心疼皇上。那麼驕傲又自負的一個人,先是被逆臣賊子羅卜藏丹津逼迫,現在又被局勢逼迫,被朝中的反對勢力逼迫,心裏的苦跟誰去說呢?原本還有一個貴妃娘娘能夠時時解他寬心,現在因為這位娘娘也姓年,以致皇上連這唯一的一個寬心人都說不得了。

話說那年二公子身為十餘年的封疆大臣,曆任四川總督和川陝總督,熟悉西北事務,在處理西北和西南地區少數民族事務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鞏固帝國邊疆安防等方麵同樣具有極其豐富的實戰經驗,特別是在平定西南各路匪患,以及後來與十四阿哥並肩戰鬥的三、四年期間,以及最終平定了策旺阿拉布坦叛亂等大大小小的戰役中,充分體現了他卓越的軍事才能。而作為一個文官出身的翰林院檢討,能夠取得如此卓著的軍功,更是極為難得,實實在在地堪稱“文武雙全”的典範。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由他出任撫遠大將軍一職,整個朝堂之上沒有一個人不服氣,絕對是不二人選。

然而年二公子本身的政治立場實在是讓皇上頭痛至極。這位國舅大人從來都沒有讓皇上省過一天的心!不管他是從前的皇子,還是現在的皇上,年羹堯總是一副讓他摸不透、猜不準的姿態。從出身來講,年二公子一直是八阿哥一黨的重要成員;從近十年的雍親王門人的表現來講,對皇上這個主子也從未顯示出應有的尊敬與謙恭之舉。麵對如此桀驁不馴、驕縱跋扈之人,皇上心中實在是沒有底,不知道能否訓服這頭自由翱翔了十多年的邊疆之鷹。這也是十四阿哥從西北奉召回京奔喪之際,皇上改派由延信執掌撫遠大將軍信印而不是由年二公子接任的一個重要原因。若論能力,延信當然是在年羹堯之下,除了宗室出身之外,毫無任何優勢可言,然而當時身處皇權鬥爭的關鍵時刻,皇上不得不放棄了他一貫的任人為賢的用人原則,做了一回任人為親的“昏君”,然而他也有他的苦衷,枉他擁有這麼一位實力雄厚的親二舅子,卻是想拉攏對方不給麵子,想利用又沒有把握是否與他同心同德。

現在戰事當頭,被羅卜藏丹津逼入絕境的皇上為了大清帝國的利益,不得不放下個人恩怨,一切服從於帝國江山永固這個唯一的前提,對於具有豐富作戰經驗、又熟悉西北事務的曠世奇才,他隻能是橫下一條心--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畢竟大敵當前,此招雖為險棋,但唯有放手一搏,或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畢竟對於與羅卜藏丹津之戰,不僅僅是關係到新生皇權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更是關係到國家領土主權完整的關鍵時刻,諒他年羹堯在如此大是大非麵前,理應服從大局,捐棄內部黨派紛爭的前嫌,以保家護國為首任。因此皇上果斷地決定,啟用年羹堯!就當是押寶賭一把,他也要義無反顧地做出此等選擇,盡管無法預知戰事的結局如何,但是他一定要確保自己現在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即使最後是以落敗而告終,他也能夠拍著胸膛問心無愧地說道:朕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對得起列祖列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