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2969章 一箭之仇(1 / 2)

在三阿哥的精心策劃、推波助瀾之下,西北軍營倒年之聲愈演愈烈,大有軍心動搖之勢,鑒於倒年之計實施得太快了,深諳“欲速則不達”這個道理的皇上有些猶豫起來。軍心動搖實仍兵家之大忌,在目前他還沒有對嶽鍾琪完全有把握的時候,在倒年大計隻是才剛剛開始輿論造勢,還沒有一個完整成熟方案的時候,過快地堆進連想都不用想,給他帶來的不是成功的喜悅而是滿心的擔憂。以皇上對年大將軍的了解,那可是人中龍鳳,聰明才智絕對不在他這個帝王之下,因此皇上有充足的理由相信,自己在暗中操縱的倒年大計極有可能早已經被二公子悉數識破。在此情形之下,他深思熟慮一番之後,同意了年大將軍多次提出的進京謁見的請求,一則用於穩定軍心,二則用於消除年二公子的顧忌,三則給自己精心部署再爭取一些時間。

同意年大將軍進京可以說是皇上做出的一個非常大膽又非常危險的決定,不過他從來都是奉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隻有自己先擺出一個誠心誠意的姿態,故意露出很大的破綻,才能夠令年二公子充分放下戒備之心,同時也為自己爭取更多的回旋時間和餘地。

皇上從來不打無準備之仗,這一次他能夠同意年大將軍進京,已經幾乎是下了最大的賭注,但若是不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豈不是隻剩下了被動挨打的份?既然兩個人都是智慧之人,既然兩個人都是心照不宣,隻不過還沒有撕破臉皮而已,那麼皇上怎麼可能相信年二公子進京之事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若是這邊他下令治罪,那邊接到密報西北立即倒戈造反,他豈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為了年二公子這個進京謁見,皇上可謂煞費苦心,做了十足的防範措施,重重、層層可以用密不透風來形容,對於年大將軍進京之事,皇上如臨大敵,唯恐釜底抽薪的年二公子在進見之時大行刺殺之計,最終釀成宮闈政變,皇上更是在紫禁城布下天羅地網,而這個天羅地網之中,三阿哥成為了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三阿哥再是入不了皇上的法眼,但他也是皇上唯一成年的皇子。元壽和天申阿哥雖然也有十四、五歲的年紀,卻是一直在讀書,還沒有真正地參與到宮中事務上來,萬一年大將軍金鑾殿上對皇上行逼宮甚至是行刺之舉,僅憑那兩個初出茅廬的半大小子還是不太放心,而若是有三阿哥在場,多一個多一份力量,此外多經曆些事情,對於三阿哥的曆練成長也是更有幫助。因而皇上一聲令下,弘時阿哥就在年二公子奉召進京之前就踏上了回京的行程。

皇上召三阿哥回京的原因沒有透露給任何人,就連弘時阿哥自己都不知道,以為隻是他額娘整日皇上哭訴,令皇上動了惻隱之心才做出此等決定,於是當即歡歡喜喜地離開了那個令他又恨又怕的地方,簡直是多一秒鍾都不肯再留。

三阿哥回了京城,不多時年二公子也按計劃進京謁見皇上。在西北軍營,年大將軍是官,三阿哥是兵,那年將軍的地盤上他不敢有半點造次,但是回了京城可就不一樣了,京城可是姓愛新覺羅的天下,在邊疆耀武揚威不可一世的年大將軍進了京城隻有俯首稱臣的份兒,再也沒有目中無人,無法無天的道理。於是三阿哥頓時覺得自己的腰杆兒又能夠挺直了,腰也更硬了,回到自己的地盤兒上,定是要將從前在西北軍營受的那些憋屈統統都找回來,因而年二公子才剛剛進京,還沒有進宮謁見皇上呢,年府就來了一位不速之客。

年峰一直在年府做大管家,從年紀輕輕的青年做到頭染微霜的中年,畢竟他是年老爺的遠房侄子,做事又是兢兢業業,不但深受年老夫婦的喜愛,也在仆從之中甚有威望,結果卻是被突然間登門造訪的一個宮裏來的奴才氣得差一點兒背過氣去。

“來人,來人,快把你們府裏的管事兒喊出來聽令。”

年峰也是將近五十歲的人了,連年老夫婦都沒有對他吆五喝六過,突然間被一個奴才這般無禮對待,自然是有些臉麵上掛不住了。就算是宮裏來的又如何?他家二小姐還是貴妃娘娘呢,他豈會怕了什麼宮裏來的奴才?不過心裏不怕是心裏不怕,表麵上還是要裝出一副膽小怕事的樣子,至少不能被人抓了把柄過去,讓他家二小姐在宮裏難做。於是不得已之下,也就看在冰凝的情麵上,年峰不得不對一個小小的宮人擺上一副恭敬謙卑之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