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三章 先有天津沈陽道,後有北京潘家園(1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後來李濟的這次大排查因為時局的變動無疾而終,許一城回到北平。木戶有三也回到日本國內,發表了一篇文章,宣稱在中國尋獲則天明堂玉佛頭,並稱讚說許一城在其中發揮了很大作用。

這一下子,國內輿論嘩然,無論是李濟還是五脈都承受了極大壓力。很快許一城被逮捕槍決,五脈因此元氣大傷,李濟也因為此事受到了申飭。李濟一怒之下,與日本方麵打起官司來,後來抗戰爆發,李濟護送文物南遷,更無暇顧及此事。

這尊玉佛頭流落日本以後,落入“支那風土學會”手中。可木戶有三提了一個要求,希望這件文物不要做公開展示。於是它被收藏在學會專屬的博物館內,隻有有限的幾人能夠看到。木戶有三從那時候起,身患重病,一直臥床休養。

抗戰勝利之後,日本各個右傾組織包括黑龍會在內都被美軍取締,“支那風土學會”逃過一劫,改名叫東北亞研究所。李濟曾經代表戰勝國中國東渡日本去調查和收回被掠奪的文物,結果東北亞研究所搪塞說玉佛頭已在轟炸中被毀,李濟無功而返。

木戶有三在四十年代去世,他的孫女木戶加奈長大成人,繼承祖父衣缽學習考古。她在一次無意的調查中發現了玉佛頭的下落,這才知道佛頭與中國的淵源。出於對中華文化的熱愛,木戶加奈認為祖父當年做錯了事,希望能把佛頭歸還中國,以抵償當年的罪過——當然,最後這句是她的說辭。

我聽著這個故事,靠在沙發上一直沒搭腔。我在想一些事情。木戶加奈的這個故事,可以和黃克武的故事相對照來看,許多細節都能對應上。通過這兩段故事,許一城的經曆差不多可以搞清楚了。

可是這兩個故事都缺少了最關鍵的一個環節。

他們都無法回答,在1931年兩人消失的一個半月空白,木戶有三和許一城去了哪裏?做了什麼?

而直覺告訴我,對於佛頭之謎,這段經曆至關重要。

現在三個當事人裏,許一城已經被槍斃,木戶死於東京大轟炸,李濟在台灣也沒活幾年就去世了。唯一的指望,是他們會不會留下一些文字記錄當作線索。

我盯著木戶加奈,開口問道:“木戶有三當年不是在學報上發表了一篇關於玉佛頭的論文麼?請問你手裏有論文原文嗎?”木戶加奈似乎早有預料,她轉身從裏屋取出一個文件袋,裏麵裝的是一份學報剪報的複印件,旁邊還體貼地附了中文譯文。

我讀完以後有些失望。這份報告其實很短,與其說是論文,倒更像是新聞稿。木戶有意無意地省略掉了細節,隻是含糊地說“在中國友人許一城協助下在內地尋獲”雲雲,沒有什麼有用的信息。全文大部分段落是在吹噓大日本帝國在文化方麵的豐功偉績,全是空話。

木戶有三能得到李濟的青睞,學術水平一定不低。他把論文寫成這樣,似乎是故意要把1931年的經曆抹除。

後來李濟的這次大排查因為時局的變動無疾而終,許一城回到北平。木戶有三也回到日本國內,發表了一篇文章,宣稱在中國尋獲則天明堂玉佛頭,並稱讚說許一城在其中發揮了很大作用。

這一下子,國內輿論嘩然,無論是李濟還是五脈都承受了極大壓力。很快許一城被逮捕槍決,五脈因此元氣大傷,李濟也因為此事受到了申飭。李濟一怒之下,與日本方麵打起官司來,後來抗戰爆發,李濟護送文物南遷,更無暇顧及此事。

這尊玉佛頭流落日本以後,落入“支那風土學會”手中。可木戶有三提了一個要求,希望這件文物不要做公開展示。於是它被收藏在學會專屬的博物館內,隻有有限的幾人能夠看到。木戶有三從那時候起,身患重病,一直臥床休養。

抗戰勝利之後,日本各個右傾組織包括黑龍會在內都被美軍取締,“支那風土學會”逃過一劫,改名叫東北亞研究所。李濟曾經代表戰勝國中國東渡日本去調查和收回被掠奪的文物,結果東北亞研究所搪塞說玉佛頭已在轟炸中被毀,李濟無功而返。

木戶有三在四十年代去世,他的孫女木戶加奈長大成人,繼承祖父衣缽學習考古。她在一次無意的調查中發現了玉佛頭的下落,這才知道佛頭與中國的淵源。出於對中華文化的熱愛,木戶加奈認為祖父當年做錯了事,希望能把佛頭歸還中國,以抵償當年的罪過——當然,最後這句是她的說辭。

我聽著這個故事,靠在沙發上一直沒搭腔。我在想一些事情。木戶加奈的這個故事,可以和黃克武的故事相對照來看,許多細節都能對應上。通過這兩段故事,許一城的經曆差不多可以搞清楚了。

可是這兩個故事都缺少了最關鍵的一個環節。

他們都無法回答,在1931年兩人消失的一個半月空白,木戶有三和許一城去了哪裏?做了什麼?

而直覺告訴我,對於佛頭之謎,這段經曆至關重要。

現在三個當事人裏,許一城已經被槍斃,木戶死於東京大轟炸,李濟在台灣也沒活幾年就去世了。唯一的指望,是他們會不會留下一些文字記錄當作線索。

我盯著木戶加奈,開口問道:“木戶有三當年不是在學報上發表了一篇關於玉佛頭的論文麼?請問你手裏有論文原文嗎?”木戶加奈似乎早有預料,她轉身從裏屋取出一個文件袋,裏麵裝的是一份學報剪報的複印件,旁邊還體貼地附了中文譯文。

我讀完以後有些失望。這份報告其實很短,與其說是論文,倒更像是新聞稿。木戶有意無意地省略掉了細節,隻是含糊地說“在中國友人許一城協助下在內地尋獲”雲雲,沒有什麼有用的信息。全文大部分段落是在吹噓大日本帝國在文化方麵的豐功偉績,全是空話。

木戶有三能得到李濟的青睞,學術水平一定不低。他把論文寫成這樣,似乎是故意要把1931年的經曆抹除。

報告的結尾還附了兩張照片。第一張照片上有兩個人,一高一矮,矮的那個穿一身哢嘰布探險裝,戴圓眼鏡,還有一頂史懷哲式的探險帽,脖子上挎著一個望遠鏡;高個子穿一身短裝中式棉衣,留著兩撇小胡子,頭上還戴著頂瓜皮帽,背景是北京大學校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