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二百四十九章 方寸(一)(1 / 2)

從很的時候開始,魏方寸就明白,他是家族當中的異類。

這個很的時候,到底是什麼時候?他回想過去的時候算了一下,大概是從兩歲半開始。

在機甲出現之前,第一魏家,曾經隻是一個沒落的軍事世家。家族中已經沒有職位太高的將領,也受不到軍委的任何關注,甚至連第三序列都要呆不下去的時候,九道關公司找到了魏家。

那個時候的九道關公司,並沒有一個正式的名字,整個掛靠在帝國的研究機構上麵,全稱為:“三千帝國武裝器械高端研發第七組”,簡稱“國武七組”。

當時的國武七組,還是一個而被帝國雪藏起來的研發機構,由九道關的創始人許家始祖許奉行和三千帝國雙方各占一半的資產。剛開始主要負責帝國軍方所使用的尖端武器和車輛護甲研究。

在三千帝國的尖端人才和資源的支持下,國武七組很快度過了試生產階段,儼然變成了三千帝國研發高層次武器裝備的生產基地。同時帝國也利用國武七組的崛起,將門閥和世家掌控的武器生產商進行遏製。

可以,國武七組的成立和秘密發展,主要目的便是三千帝國在軍事方麵采取主動權的第一步,打擊不法軍火販賣,取締非法生產廠商。當然,這些生產商和販賣商到底犯不犯法,不都是帝國一句話的事情。

等到所有對帝國造成不良影響的軍火生產和販賣都得到打擊之後,國武七組也就成為了三千帝國科技含量最高、生產範圍最廣的武器生產場所。

而作為國武七組創始人和負責饒許奉行,卻並沒有滿足於現狀。他深深地知道,如果一味地依靠著帝國的支持,那麼國武七組永遠都隻能是一個替代品,當下一個替代品出現的時候,國武七組便會被帝國毫不猶豫地拋棄。

國武七組的底氣來自帝國,資源來自帝國,甚至相當一部分的成員都來自於帝國指派。那麼不定帝國那不開心,八組和九組建立之後,國武七組便會稱為曆史長河中的沉沙。

許奉行明白,隻有掌控了自己的技術、資本和人才,才能夠將國武七組變成那個他心目中的,全國最尖賭武器研發生產中心,讓帝國就算對國武七組有所忌憚和不滿,也不敢輕舉妄動。

而將國武七組變成這樣的機構,首先,便應該從掌握技術上入手。

掌握技術需要三個要素:自主研發、專利保護和大量人手。

於是,許奉行找到簾時幾乎就要快從第三序列世家的河岸上滑進洶湧波濤的軍事世家魏家,也找到了許多以微末的排行落於人後的世家,由這些人,共同組成了九道關公司的最初班底。

而這些世家作為第三序列墊底的存在,為了家族的生存和子孫的未來,他們當然毫不猶豫地抓住了這樣的一根救命稻草,並且靠著這一顆稻草,逃脫了被曆史長河衝刷殆盡的命運。

許奉行依靠這最初的這些人,在國武七組當中打開了新的局麵,他開始針對各個方向的軍事武器設備進行了新的研發。

毋庸置疑的,許奉行是一個人才。靠著二十多歲的年紀,他就這樣拉起了一支自己的隊伍,並且將國武七組當中的很多高新研究成果變成了自己的東西。然後,利用這些研究成果,他設計出鱗國第一台機甲的理論模型。

這是一個劃時代的標誌。

所有九道關的人,包括許家的後代,包括九道關的研究員,包括三千帝國所欲和九道關有關的人,都認為在許奉行這一個理論模型完成的那一,才是九道關公司成立的日子。

而不是這個公司真正掛牌上市的那一。

靠著理論模型的結果,許奉行向帝國申請了更多的資金,並將這些資金利用在民用防護裝置的研發和生產上。不斷靠著這樣的生產方式擴大著在民眾當中的影響力。

最終,許奉行徹底掌控了國武七組內部的大部分資本和重要科研成果,九道關公司就此脫離國武七組,正式成立。

帝國對此無可奈何,國武八組應運而生。

從此,國武七組徹底成為鱗國的曆史,而出現在人們麵前的新興事物,便是許奉行的九道關公司。

將民用防護裝置作為基礎設施建設當中的重要一環,是許奉行的第二步棋。經過了多年的努力,許奉行終於將民用防護裝置技術發展完善,這些技術對於普通民眾的日常防護如此好用,以至於帝國主動將其作為基礎建設的內容之一。

最終,在國家和人民共同的支持下,在這些年的技術創新和理論積累之下,九道關公司終於根據許奉行的理論模型,生產出鱗國第一台成真正成型的駕駛型機甲。

當機甲走出倉庫的畫麵,通過全國新聞傳到帝國的每個角落的時候;當帝國正式宣布將機甲作為帝國戰略發展目標之一的時候;當許奉行告訴所有人,異族與修行者再也不能在普通民眾的城市當中肆意妄為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