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01353 月球(二)(1 / 3)

一行十幾人從狩月居出來就直接登上了一個巨大的懸浮圓盤。

但從目測的質地,和這圓盤的外觀來看,它頗有幾分仙俠風格……可蘇晚霞卻並不會真的以為清水幻要帶著他們禦盤飛行。

圓盤承載著眾人出了狩月居的院子來到月球星港的外圍。

從這裏蘇晚霞可以更直觀的感受到這造物之偉大。

印象裏,蘇晚霞也隻在第一次登長城和看到金字塔時有過類似的感受……不過即便是金字塔和長城這樣舉世聞名的“神跡”到了真實存在的星港麵前也要遜色不少。

所以在進入月球深處之前的一段路上,蘇晚霞和褚曉明他們就像第一次進城的老鄉一樣,看啥都驚奇的不行。

冼芊嬅更是和閆思辰感歎道:“我還以為我這輩子見不到這東西了,沒想到稀裏糊塗的在月球上看到了。”

“是啊,你看那向量引力子軌道,據說那東西一次充能相當於一百萬顆核彈爆炸的能量,真不知道這星港的主體供能核心是什麼樣的。”閆思辰和沈一諾差不多,都曾在航空航天引擎發動機研發中心工作過,所以關注點比較特別。

沈一諾聞言後說道:“引力子軌道都有了,那看來這三大家族早就掌握了核子曲變技術了。”

“核子曲變?!我去!真的假的啊?那不是科幻電影裏瞎編的嗎?”褚曉明覺得有些匪夷所思。

閆思辰搖頭道:“不,如果是五十年前,曲變確實有點太科幻了,但以現在的超級衍算機的模擬數據來看,在裂變與聚變之外確實是存在一個我們尚未能染指的曲變領域,這個曲變領域如果能被我們攻破,那我們就真的進入一級文明時代了。”

“哎?不對吧,不是說掌握了核聚變技術就到二級文明了嗎?怎麼掌握曲變技術才一級啊?”褚曉明反問道。

“不不不,這不一樣,評價一個智慧生命形態的文明等級不僅要看他們的所接觸的最先進技術在什麼高度,而要看他們是否有能力將這些技術變成推動文明整體進步的引擎,說白了,就好比你穿越回古代,就算你腦子裏裝滿了核子技術的知識,沒有基礎科學的支撐,你連一顆螺絲釘都造不出來,這時你所在的那個時代整體文明等級不還是很低嗎?”閆思辰把話說得很明白。

褚曉明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蘇晚霞一直在旁聽,他沒有加入討論,但聽到這的時候他笑著總結了一句:“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該走的路一步都少不了。”

閆思辰聞言笑著點了點頭:“嗯,就是這個意思。”

沈一諾沒說話,但她卻意識到了一個很關鍵的問題,那就是為什麼三大家族明明掌握了如此先進的技術卻在這五十年間幾乎毫無作為呢?他們停駐不前的理由是什麼呢?

似乎抱有同樣懷疑的冼芊嬅與沈一諾對視了一眼,兩人心照不宣,都看出了對方的心思。

不知不覺,星港已經被拋在了身後。

隨著圓盤的速度越來越快,蘇晚霞發現兩側的景物也在發生變化。

起初它們很慢,但現在它們幾乎靜止了。

這種視覺誤差很容易讓人以為圓盤停下了……可是隻要稍稍屏息,保持注意力集中就不難發現圓盤其實仍在前進,隻是速度達到了一個微妙的節點。

當月球表麵的蒼白消失,黑暗中兩尊手捧瑩白圓球的侍女出現在大峽穀的深處,蘇晚霞意識到他們正式踏上了前往月球最深處的旅行。

在蘇晚霞的知識儲備中,月球始終是一個謎。

比如月球如何誕生,在科學界至今仍存在多種說法。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撞擊說、分裂說和俘獲說。

正如字麵意義理解,撞擊說說的是月球與地球本是同源,是距今四十多億年前的一次天體大衝撞將這對“母女”分離開來,而且這次撞擊還順便為地球帶來了“生命”,因此也被稱之為“起源說”。

分裂說和撞擊說有類似的地方,那就是地月同源,隻不過這裏並沒有撞擊地球的彗星,月球和地球會以分離的形式在太陽係中“相依為命”是因為很久很久以前地球呈熔融態,受潮汐共振影響,最終導致了地球和月球的分離。

至於俘獲說,那就是月球這個“女兒”是地球靠著強大的“吸引力”從別處搶來的,這一說法和前兩個說法最大的不同點就是地月非同源。

雖然說法很多,可蘇晚霞確實“撞擊說”的忠實擁護者。

在他眼裏,四十多億年前的那次彗星大衝撞不僅造就了如今的地月“母女”,還給形如煉獄一般的地球帶來了水和生命。

這才使得原本一顆熾熱滾燙的星球煥然一新有了如今的模樣。

當然,無論哪種說法,在科學界尚未觸及真相之前都或多好說存在著疑問。

就比如撞擊說中提到的天體大衝撞,如果在四十多億年前真的有一顆流浪的天體闖入了太陽係並於地球相撞,那麼它勢必會帶來地月都沒有的非太陽係行星進化物質,這種外來物質也應該同時存在於地球和月球上,但至今人類尚未能找到充分證據證明這種非太陽係行星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