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01409 一戰成神(中)(1 / 3)

01409:一戰成神(中)

《太陽係合眾星域星艦綜合評定指南》最早編纂於黃金時代中期,大約是公元2560年左右,當時這本書是由太陽係合眾星域協會的四大首腦級艦隊指揮官共同商定並編纂的,其內容之豐富可謂奠定了如今的太陽係星艦評價體係的根骨基礎。

依照這本指南中的體係評定,星艦通常分為三大體係,九個等級和四個特例。

乍一聽感覺很複雜,沒啥可讀性。

可實際上這本全書加上扉頁介紹文字也就七萬字的評定指南內容十分的通俗易懂,評定標準和體係也十分簡單。

所謂三大體係就是根據戰艦綜合體量的分類。

第一類涵蓋了絕大部分的小型體量的星艦,基本評定標準為長度在5-30米左右,荷載人數不超過二十人,采用唯一或雙核聚變動力總成的小型星艦。

第二類範圍看似大了許多,實際上,這一類型的星艦種類反而很少。

與第一類差不多,基本評定長度在50-900米左右,荷載人數不超過200人,采用唯一或多組建曲率總成的中型星艦。

這一類型的星艦大多數都是運輸型星艦和客運觀光星艦,當然也有不少軍用級星艦也在這一類別之中,其中最為世人所熟知的自然就是號稱星戰衝鋒舟的“進擊艦”。

至於第三類,這個類型隻有下限,卻沒有上限,一般要求艦體長度至少要在1000米以上,和載人數也要求200人以上,同時基準動能總成不能低於四部多組建曲率總成。

星級文明時代的星域作戰中,重型破擊艦、護衛艦和驅逐型星艦都在其列。

當然,最具代表性的還是那些超體量的旗艦級“征戰者”。

比如體長39000米的,荷載數萬人的第二艦隊“逐日號”就是具有代表性的第三類型超體量旗艦。

至於九個等級,並不是根據三個類型分別劃分的。

這九個等級是按照星艦的用途區分的。

比如最簡單的民用級和軍用級,再然後在民用級裏還單獨劃分了科學考察級專用星艦和珍稀礦物資源開采級星艦,軍用級裏也單獨設定了用於緊急遷躍的星域開拓者級星艦和按照合眾公約被嚴令任何一方都不得攻擊的特殊護衛級星艦。

除了以上這六種以外,還有就是安娜貝爾號和逐日號這樣的“征戰者”級旗艦,無人操控,但可以橫穿整個銀河係的“進取者”級探索艦,以及可以作為人類移民者臨時居住地的“星環”級特種星艦。

最後再簡單說說四個特例。

四個特例專指四艘特殊星艦。

第一艘,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綜合體量接近三分之一個月球大小的“神之夏宮”——燼日餘暉號。

這艘設計於一個多世紀前,被專門用作最高領袖級最高管理級成員居住的特種星艦已經不能單做純粹的星艦來看待。

它們更像是一個人造的奇跡。

按照最新版的《太陽係合眾星域星艦綜合評定指南》的官方記錄,燼日餘暉號是目前人類唯一一艘移動生態船,它擁有完整的生命循環係統,是可以脫離太陽係在寂寥星空中單獨存在的神跡級特種星艦,也是人類踏足第三級文明智慧的向征。

目前在地球上負責改造並全麵升級地球生態結構的那些超巨型的氣候巨獸就來自這艘普通人僅在書中讀到過的神秘星艦。

第二艘比較特別,它是最早被寫入指南的特例,卻在指南的幾次更新中被刪除,最近一次刪除是在十一年前。

不過目前已經被亞星共和國官方公開表示承認該星艦的存在。

這艘特殊的星艦就是由木星第二合眾國當年建造的“灰石”號星艦。

它也是被整個人類世界公認的,第一艘離開太陽係,前往銀河係流浪的生態型星艦,據傳聞,人口僅一千九百萬的第二合眾國在同意向亞星共和國投降之前就已經準備好要將本國的精英全數送離太陽係,因而至今都沒有多少人知道這艘“灰石”號的具體參數到底是什麼。

僅有一些曾在木衛一參與過“灰石”號建造的工人憑著記憶描繪出了它的樣子。

那是一艘看起來特別像權杖的奇特星艦。

不但整個艦身都沒有采用任何金屬,就連動力來源也並非如今人類科技所掌握的曲率之類的任何一種,它就像一個活物,而不是冰冷的,由人建造並駕馭的鋼鐵巨獸。

具體描述中記載,“灰石”號體長應該在22000米到30000米之間,艦身修長如權杖,艦首部分像一顆璀璨的巨型寶石,在它起航時,“寶石”會亮起並向前開拓出一片奇異的光輝通道,而後“灰石”號就如同被那光輝所吸引一般轉眼間消失在了木星星域。

這是唯一一段有關“灰石”號的詳細記載。

而它之所以數次被刪除,是因為不少科學家認為,第二合眾國是黃金時代尾聲時期建立的一支小國,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都曾是黃金時代參與木星拓荒的一般工人,根本就不是最前沿的科學家或者高級精英人才,因而這些人能夠在短時間掌握一門新興,甚至可以說超越當前人類文明等級的技術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再加上曾在木星參與過拓荒的工人都或多或少的患有一種被稱為“靈性/妄想症”的工作後遺症,而這種妄想症的最大特征就是他們會在清醒時進入夢境,所以……這些所謂參與建造了“灰石”號的工人的描繪是完全不可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