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三百三十三章 雷克托終戰(四)(3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王蟲與眼蟲是依靠身體堅固的外殼來抵禦攻擊的,當然,它們柔韌的肌肉纖維也是一件防禦利器。腐化者卻不同,他們身上的大量源生腦簇在彈丸接觸身體的瞬間,會像肥皂泡一樣鼓起,從而卸去大部分動能。剩下的力道就算能夠對它們造成傷害,強大的組織再生能力也會在短時間內令傷勢痊愈。

要知道腐化者的身上可是蟄伏著海量的“癌細胞”,這些“癌細胞”與母體之間是一種共生關係。說白了,就是腐化者飼養不同種類的“癌細胞”,用以在真空飛行與存活,它必須不停地催生身體細胞,以滿足這些大胃王。

由此可見,腐化者的組織再生能力有多強大,因為一旦細胞的生長分裂速度跟不上“癌細胞”的吞噬速度。那麼,母體的下場隻有一個,死亡!

腐化者就那麼硬頂著彈丸的洗禮,迎難而上,一頭紮進巡洋艦與戰列艦陣型中央。

的確,就像艾瑪說的那樣,腐化者隻能擊敗驅逐艦,不是巡洋艦、戰列艦的對手,但那是考慮進交戰距離這個因素,畢竟,600MM的軌道加農炮破壞力太強了,即便是腐化者,也捱不了2炮,它又不似飛龍那般靈活,被巡洋艦、戰列艦這樣的大家夥遠程鎖定,很難在成群結隊的導彈與高速彈丸下安然無恙。

可是現在嘛,突入艦隊核心區域的腐化者就像一個短小精悍的拳手,左一拳,右一拳打得不亦樂乎。

鯨鯊級戰列艦做為成本高昂的大體積艦艇,之所以能回歸戰場,除了裝甲材料的進步、近防係統、導彈攔截係統的高速發展等原因外,力場技術的進步也是一大誘因。通過部署超導設備,構建強大的電磁力場,來扭曲金屬彈丸的飛行軌跡,這樣的防禦係統一般隻存在於巡洋艦、戰列艦與航母等大型戰艦身上。當然,少數性能優越的驅逐艦、大中型護衛艦也有配備。

不過,考慮到成本,艦體結構,能源供應等方麵的問題。磁力場護盾不可能做到覆蓋整個艦身。一般而言,其運作方式是根據數據鏈係統、艦載預警雷達、偵察無人機等戰鬥輔助設備傳送回的實時數據,護盾模塊核心計算機經過演算,確定彈丸的著陸點,然後調整能量供給,在艦體局部搭建強大的磁力場護盾,達到扭曲彈丸飛行軌跡的目的。

戰列艦做為主力進攻艦隻,裝甲厚度最薄的也在1米以上,由多種材料複合而成,並且參雜有一定量的零素結晶。既耐高溫,耐腐蝕、又堅固、可靠,別說一般裝藥的導彈難傷,就算是大當量核彈,除非直接命中艦身,不然,也難以造成致命傷害。

而戰列艦的1000MM以上主炮,如能命中一些關鍵部位,可以做到對任何輕型巡洋艦及以下艦艇一擊必殺,哪怕它們裝備了磁力場護盾,最多也就多捱一兩炮而已。

綜合上述這些原因,早就在地球時代海戰中絕跡的戰列艦又重返戰場,並扮演起重要的攻堅角色。

鯨鯊級戰列艦的體長超過500米,在這樣的龐然大物麵前,40多米的腐化者就像一個小不點,挑釁巨龍的無知人類。

然而,就是這樣的小不點,卻讓戰列艦上那些軍士叫苦不迭。如果是“雷霆之翼”那樣的艦載機,戰艦近防係統的40MM口徑疾速炮會讓它們知道花兒為什麼會像火一樣紅。如果是小型護衛艦,220MM的側舷炮組將打爆艦身裝甲,令它們嚐嚐開膛破肚的滋味。

可是,眼前這些生體戰艦,不大不小,隻有40多米長,比護衛艦短,比艦載機長,偏偏兩者的優點它是一個都不缺,甚至性能更高。

在靈活性上,它不輸“雷霆之翼”,在防禦力上,堪比白鯊級巡洋艦,還有那恐怖的攻擊力,可是比角鯊級護衛艦的160MM磁軌炮強太多。

關鍵是……關鍵是它噴的那是什麼玩意兒,黏糊糊,綠油油,跟口水一樣惡心。

磁力場護盾可以偏轉、扭曲金屬製彈丸,顯然無法防禦這種有機體液,於是乎,鯨鯊級護衛艦金屬灰的艦體外殼上就像打了無數補丁,要多難看有多難看。

接下來,船員們見證了恐怖的一幕,在吐完痰以後,那叫人渾身不舒服的惡心貨又噴出一團螢火蟲般的飛行物質,一下貼在口水區。

原本泛著金屬灰的艦體塗裝幹裂枯敗,成片成片剝落。然後,裝甲表麵上浮現出大量氣泡,那一團螢火蟲樣的物質如同滲進海綿的水一樣全部融入裝甲中。(未完待續。)

如果您覺得《隨身帶著星際爭霸》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2/24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