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三百九十五章 門徒(1 / 3)

按照圖像右側欄目框內的數據資料,整個機器人高11米,寬3米,下肢附帶全地形懸掛與液壓緩衝設備,駕駛艙采用防彈材料設計,可正麵防禦30MM以下的機炮掃射,主裝甲可抵禦120MM以下榴彈炮,即使麵對穿甲彈頭,隻要不命中關鍵部件,亦難以徹底癱瘓該檔案編號“1A4789”學名“門徒”的巨型戰鬥機器人。

該陸戰機器人的攻擊方式有些特別,其武器係統並非一般的榴彈、高爆彈、動能彈頭、製導導彈這類常規武器,而是高能鐳射。

“門徒”頭部的三條觸手完全由零素聚合物構成,能量傳導性強,韌性高,可360度旋轉,上下移動。其尖端的爪型構造中間的菱晶同樣由零素聚合物組成,不過,同觸手上的零素聚合物相比,純度更高,微米級的零素粒子在高壓下緊密有序排列,形成一種高通透性聚光晶體,配合增益、諧振裝置,能夠將高能光子高度聚合,形成一道集束鐳射釋放出去。

該巨型戰鬥機器人靈活、快速,不僅對機械化步兵、輕型載具有著強大的殺傷力,更可在一定時間內燒穿絕大多數主戰坦克的裝甲。若是配合戰場數據鏈網絡,或是加裝對飛行目標的掃描、鎖定係統,可對戰機、武裝穿梭機等輕型空中目標形成強力威脅。

毫不客氣地說,“門徒”是一台集步兵殺傷,載具破壞、防空於一體的全能型陸戰兵器。當然,世上沒有完美這一說,門徒也有其弱點。第一,造價高昂,這玩意兒可不是兩性門診贈品架上有錢沒錢搞兩個的劣質避,孕,套,且不提能源、增益、諧振裝置這些精密儀器,單單零素耗費量普通的星球陸軍也采購不起。

第二,體型太大,體型大意為著目標大,更容易成為敵人的重點照顧對象。的確,單個坦克、戰機什麼的並不足以對它造成威脅,但是成群結隊的坦克旅、戰機聯隊呢?還有,“門徒”的高能鐳射可以燒穿主戰坦克,卻並不代表它能傷害宇宙戰艦。

現如今這個年代,披掛喬巴姆裝甲的主戰坦克,300MM的實際裝甲厚度,根據攻擊而來的彈頭類型、結構、材料不同,其防護能力相當於800MM-2400MM均質軋壓裝甲不等。但是到了宇宙戰艦領域,因為汲取了伊普西龍科技的裝甲鑄造技術,就拿星盟的長劍級護衛艦來講,其實際裝甲厚度大約在600MM左右,可若是換算成均質軋壓裝甲,最高可達驚人的9000MM。這個數字代表什麼?9米厚的純鋼板!

這還隻是120米的長劍級護衛艦,上麵的強弓級驅逐艦,戰斧級巡洋艦,金剛級戰列艦,又該有多恐怖呢?“門徒”破不開它們的裝甲,它們卻可以輕鬆鎖定“門徒”,因此,地麵戰爭一旦有海軍艦艇參戰,“門徒”的下場可想而知。

第三,散熱問題。誠然,“門徒”可以說是一項劃時代的研究成果,承先啟後的新型產品。高能激光武器頭一次小型化至陸戰單元,且並非像從前那樣用以反導、通訊、幹擾,以及小規模的試驗性打擊,而是真正的武器化,投入實戰。假以時日,量產該兵器也不是不可能。

然而,就像艦載激光炮一樣,散熱是一個大問題。在太空環境下,艦載散熱器陣列可提供強大的散熱效果,但是在“門徒”這種相較而言小體型陸地載具上,如何散熱就是一個大難題了。按照PDA上的介紹來看,“伊賀實業”多個科研部門經過聯合開發,總算是解決了這一世紀難題,將體型龐大的散熱係統壓縮成粒子散熱爐陣列,固定在“門徒”的背部。

誠然,全新的散熱係統解決了“門徒”的戰鬥續航能力,但是,“門徒”的攻擊速度受單位時間散熱量所限,無法進行高頻率的連續攻擊,因此,這種巨型戰鬥機器人並不適宜單獨作戰,在陸軍集團推進中擔當主攻手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以上,便是唐方由PDA的數據資料中得出的相關情報。

“看來‘伊賀實業’的科研部門還是有幾把刷子的嘛。”唐方不由得點了點頭,根據PDA裏的研發日誌內容,“門徒”武器係統的開發思路來源於一輛搭載大口徑激光炮的伊普西龍地麵載具遺跡。

結合研發日誌末頁的開發進度時間表,“門徒”的試驗機型已於6個月前問世,現在正在進行戰鬥力、防禦力、適應性等方麵的評估,並根據信息反饋,完善其軟、硬件係統。

在“伊賀實業”官方數據庫中,“門徒”絕對屬於S級檔案,其研發、製造、評估過程一直深受企業高層,乃至董事會的注意。

像“門徒”這樣的戰爭兵器,可不似唐方在克羅坦“銀河”軍備研發中心看到的“幻影”坦克、“雷王”坦克、“野火”坦克那樣,一旦因為造價、實用性、耐久性等缺陷被評估小組認定沒有價值,便會放棄整個研發計劃。

在星盟,不同的軍工企業設計出的兵器有著不同的風格,就像“伊賀實業”,在作戰用機器人領域可謂支柱企業,就像之前“洛基亞”主港行政區劃遇到的防衛機器人,便由“伊賀實業”製造。像“漫遊者科技聯合體”在量子計算機、各型芯片方麵有著較高的造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