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六百零一章 邏輯姐的神邏輯(1 / 3)

他皺皺眉,又選定一隻工蜂,瀏覽一遍建築物菜單,同樣沒有發現新要素。

接著,他似想到什麼,點中大龍塔旁邊一隻飛龍,發現技能欄裏多了兩個進化選項------空中衛士與吞噬者!星際爭霸1代蟲族的三本空軍。

空中衛士又被叫做守護者或大螃蟹,它們的身體形狀的確與螃蟹很像。空中衛士是由飛龍進化而成的大型攻城單位,具有更厚的鎧甲,更遠的射程,可惜它們的飛行速度很慢,戰場定位類似星際爭霸2裏麵的巢蟲領主,陸戰利器,空戰比較無力。

空中衛士由5大組件。

一,孢子囊:空中衛士背部生長著巨大的囊泡,裏麵是一種具有極強腐蝕效果的生物孢子。空中衛士進行攻擊的時候,會將這些孢子通過一種結合凝固酶把腐蝕性孢子聚集再一起,形成高密度孢子團,一旦擊中目標,它們會展現出強大的爆炸與腐蝕效果,能蝕穿最堅固的合金。

二,多用途附肢:空中衛士在天空移動的時候,會依靠劃動附肢來緩慢改變運動方向。其實附肢還有另外2個作用,空中衛士與飛龍、吞噬者不同,它們大多數時間蟄伏在大龍塔內部,當主巢或收集礦物的幼蟲受到威脅時,才會從飛龍塔中脫離,對來犯者予以迎頭痛擊,這些強有力的附肢便是它們在大龍塔內移動的基礎。在戰鬥的時候,這些附肢通過向周圍發射間歇脈衝,獲取周圍空間信息,能夠定位距離很遠的目標。

三,氣囊:空中衛士生物過程產生的氣體被存放在身體表麵無數氣囊中,可以通過噴射氣體抵消自身重力在空中飛行。空中衛士的體型扁平、寬大,通過附肢的擺動與氣囊的噴氣效果進行緩慢又笨拙的浮空飛行。當然,維持浮空姿態是一件十分消耗能量的事情,它們不能像飛龍、吞噬者那樣長時間維持飛行姿態,這也是為什麼空中衛士多數時間棲身大龍塔內部,直至察覺蟲群遭遇威脅,才會升空作戰的一大原因。

四,噴射腔:飛龍在變異為空中衛士的過程中,用以噴射刃蟲與酸液的器官被保留下來,並獲得加強,用以為孢子團提供巨大的壓力,以推動它們射擊遠距離目標。

五,粘性膠汁:同大多數蟲族單位一樣,空中衛士體內充斥著粘性膠汁,當你妄圖破壞它的甲殼進行研究時,這些粘性膠汁會降解成氟代安替吡啉化合物。基本上,還來不及做什麼認真研究,它就已經把自己溶解了。

吞噬者是飛龍的另一進化分支,與空中衛士不一樣,它們是空戰利器,對陸戰無力。它們可以吐出酸液攻擊任何空中的飛船或者生物,造成腐蝕性傷害。吞噬者的毒液可以對任何物質造成傷害,包括人族的護甲和人族的大型飛船。這些毒液還包含有酸性孢子可以阻礙敵人的飛行能力,而這些孢子還會四散對附近的敵人飛船造成傷害。

吞噬者有4大組件。

一,充氣內囊:飛龍用以儲存、噴射氣體進行飛行的氣囊經過強化,變為一種大容積密閉氣囊,起到噴射氣體來加速飛行與提高吞噬者所受空氣浮力2大作用。因此,盡管吞噬者是一種重型單位,但是它們的飛行速度要比空中衛士快的多。

二,致命酸液:吞噬者噴吐的酸液與蟑螂、腐化者這樣的單位有很大不同,更像是毒素混合物,不僅有強大的腐蝕效果,還具備極強的粘性與擴散性,類似眼蟲的“汙染”技能,酸液命中目標後會緊緊附著在它們表麵,甚至將它們包裹在這團具有強腐蝕性與粘性的生化物質中,同時減低目標的防禦力與戰鬥力,並可以對周圍單位造成濺射傷害。

三,堅韌外皮:作為重型空軍單位,吞噬者擁有極其厚重的甲殼,能夠有些抵禦動能彈與爆炸能的攻擊。在這層厚重甲殼裏麵還有結合緊密,具有極高韌性的肌肉組織,甚至可以媲美王蟲,耐高溫、耐腐蝕。二者的結合賦予吞噬者極其強大的防禦力。

四,毒素腔:飛龍進化為吞噬者後,用以儲存刃蟲的腹腔與噴射口發生變異,刃寄生蟲及各種細菌在生物過程中變化為成分複雜的酸性生化物質,通過腔壁的蠕動混合在一起,然後通過與充氣內囊接通,注入氣體,獲得瞬間高壓,強大的推力會將毒素腔內儲存的酸性生化物質全部噴射出體外。當充氣內囊與腔體的通道關閉後,會重新分泌刃寄生蟲、菌群、各種分解液,通過生物反應合成酸性生化物質,這便是吞噬者攻擊速度緩慢的主要原因。

瀏覽完單位介紹,他又在飛龍技能欄查驗進化消耗,空中衛士是150水晶300瓦斯,占用人口在飛龍的基礎上+1,吞噬者是450水晶150瓦斯,占用人口同樣是在飛龍的基礎上+1。算起來高出遊戲3倍,可想而知,它們的體型應該超過30米。

二者都沒有主動技能,隻有“蟲族飛行單位攻擊”、“蟲族飛行單位甲殼”兩個被動升級項目。

空中衛士適宜對地作戰,因為身體構造的原因與巢蟲領主類似,空戰能力相對較弱。吞噬者卻擁有極高的空戰價值,盡管它們的攻擊比較遲緩,但是單次攻擊威力很高,又有弱化目標攻擊力與護甲的能力,配合鳳凰戰機、斥候戰機、維京戰機等主力空戰單元可發揮遠超平常的破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