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二百三十四章 海底三寶(1 / 2)

a ,最快更新超級脂肪兌換係統最新章節!

ps:一更送上,祝大家十一長假吃的好、玩的好,一切順利!

現在陳致遠一行人的所在的位置靠近通宵鎮,這段海灘淺水中分布的海鮮跟華夏的相差不多,現在是八月中旬,這個季節能撈到的海鮮也就是海虹、螃蟹、泥螺、海星等東西,還有一些個頭不是很大的海魚。

其中最美味的是海虹、螃蟹與泥螺,海虹北方稱海虹,南方稱淡菜,亦稱“東海夫人”。福建居民早在唐朝就采集貽貝(也就是海虹)作為佳肴,古書中載有“東海夫人,生東南海中,似珠母,一頭尖,中禦毛,味甘美,南人好食之”等詞句!

隨著海虹養殖規模越來越大,海虹這種海鮮已經成為了人們餐桌上比較常見的一種菜肴,人工養殖的分為兩類,分為翡翠貽貝與紫貽貝!現在這一段海灘分布的主要就是翡翠貽貝,不過這裏的翡翠貽貝由於是野生的個頭遠沒有人工養殖的大,人工養殖的翡翠貽貝最大可到0多厘米,生長在這裏的野生翡翠貽貝最大的也就10多裏麵,而且還十分少見,到是5-7厘米的翡翠貽貝比較多見。

翡翠貽貝殼表呈翠綠色,前半部常呈綠褐色,光滑並具光澤;生長紋細密,繞殼頂環生。貝殼內麵具珍珠光澤,足絲淡黃色,較細軟,這的是人工養殖的,野生的可沒那麼好看,顏色也有絲絲翠綠色,但主體顏色還是以黑為主。攀附在海底的礁石上!

翡翠貽貝肉味鮮美,營養豐富。幹品含蛋白質55%、脂肪69%、糖類176%、無機鹽86%,以及各種維生素、碘、鈣、磷、鐵等微量元素和多種氨基酸。《本草綱目》中記載貽貝有治療虛勞傷憊、精血衰少、吐血久痢、腸鳴腰痛等功能。

華夏人打唐朝就吃這東西了,所以烹飪方法多種多樣,比較常見的就是買來還活著的翡翠貽貝先放到鹽水裏泡兩個時,讓翡翠貽貝把體內的泥沙吐淨,然後直接放到蒸鍋裏蒸,幾分鍾就好,吃的時候可以粘點蒜泥、辣椒油、醬油、醋等調味品。當然也有人直接就吃不蘸任何調料,這就是個人口味的問題了。

螃蟹這東西大家都熟悉,很多人都認為母螃蟹好吃,因為裏麵的“黃”實在是鮮香無比,但這個季節的螃蟹還沒產子,要想吃螃蟹反而是公螃蟹最好吃,因為在這個季節是公螃蟹最肥的時候。經過幾個月的修養,每一隻公螃蟹都把自己養得膘肥體壯,準備馬上就要到來的爭奪配偶活動。

公螃蟹身體中最好吃的部位就是它的螯與身體連接位置的肉,眾所周知螃蟹的螯是用來尋食、與同類搏鬥的,所以這個地方活動最為頻繁,肉質也更為有口感。講究吃的人一般都會在這個季節買來大量的螃蟹,專門吃螯與螃蟹身體連接處的位置。

如果財力允許,用這個地方的肉當作餡包餃子吃那絕對人人間第一美味,能把人吃得恨不得把舌頭都給吞下。

當然這個季節的公螃蟹也有很多的做法,每一種都是美味無比。實在是螃蟹這東西太好吃了,無論怎麼吃都是上好的美味!

不過在陳致遠所在的這片海域裏螃蟹個頭不是很大。原因就是這幾年來人類的過度捕撈,要想吃的個頭大的螃蟹還得到更深一些的海裏找,或者荒蕪人際的沙灘找。

泥螺這東西或許很多生活在北方的人都不是很了解,泥螺屬軟體動物門、腹足綱、後鰓亞綱、頭楯目、阿地螺科、泥螺屬的一種(泥螺屬僅有泥螺一種),為太平洋西岸海水及鹹淡水特產的種類。在華夏沿海均有分布。體呈長方形,頭盤大而肥厚,外套膜不發達。側足發達,遮蓋貝殼兩側之一部分。貝殼呈卵圓形,幼體的貝殼薄而脆,成體較堅硬、白色,表麵似雕刻有螺旋狀環紋,內麵光滑,有黃褐色外皮。無螺塔和臍、無厴。

泥螺,古稱吐鐵。據明萬曆“溫州府誌”記載:“吐鐵一名泥螺,俗名泥螄,歲時銜以沙,沙黑似鐵至桃花時鐵始吐盡”當今在溫州稱泥糍,係其生長在泥塗中。閩南稱“麥螺蛤”因其盛產於麥熟季節。在江、浙、滬一帶稱黃泥螺因其貝殼為黃色和黃褐色。加工醃漬的鹵液亦呈黃色或淡黃色而得名。潮汕地區的“錢螺鮭”是用泥螺醃製的。“錢螺鮭”是一種潮汕生醃海鮮。潮語中的“鮭”是指用鹽、魚露、醬油等醃製的海鮮。錢螺是潮汕近海灘塗裏的一種貝類,橢圓螺狀,長一厘米左右,殼薄而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