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三十三章 愛君山嶽心不移(1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所有人都朝武殿看去。大雄寶殿已經被鄭和毀掉,那建築倒看得清楚,殿前有青石柱四根。柱上都蟠著浮雕石龍。奇特的是,武殿建築顏色灰暗,石柱也剝落不堪,柱礎與柱頭的雲紋做工粗糙,而這四條石龍卻精致無比。一條條體形矯健,鱗片龍須無不纖微畢現,龍頭擺動,作騰雲之勢,極為奪目——和整個武殿的風格顯得格格不入,就好像那龍不是雕出來,而是飛來的一樣。

“這四條石龍曆來以為是修建高山寺的時候所雕,可惜他們都錯了。這龍的名字,叫作蕉龍,與懷素淵源極深,隻是不為人知罷了。”

“什麼淵源?”羅中夏急躁地追問。

“據說懷素臨終前曾經遭遇大險,於是以指蘸墨,凝聚畢生功力寫下四個草書的龍字,把退筆塚封印起來。這些狂草龍字變成石龍留在東山之上,一直守護著那裏。後人若要進入退筆塚,就必須使蕉龍複生遊動,才能現出退筆塚的所在。本來今晚我們打算自己動手,沒想到羅朋友你會出現。你身上有點睛筆,畫龍點睛,沒有比你更合適的人了,這一定是上天的指引。”

羅中夏忽然覺得肩上很沉,他討厭承擔責任。

“而進入的辦法,就著落在這塊石碑上。”褚一民的身旁不知什麼時候出現了一塊古碑,碑身粗糲,剝落嚴重,上麵的凹字龍飛鳳舞,羅中夏幾乎認不得幾個。不過碑上浮著一層淡淡的靈氣,羅中夏在筆靈世界浸染久了,已經能注意到這些細節。

“這是懷素的真跡《千字碑》,今天我們剛剛從慷慨的博物館朋友那裏借來的,是一把鑰匙。一會兒我會用《千字碑》鎮在殿前,你用點睛筆點醒那些蕉龍。等到群龍遊動,入口自然就會顯現出來。你進去就是,就像進自己家門一樣簡單。”

“不會有什麼危險?”

“不會,懷素能有什麼危險,他隻是個書法家。”褚一民輕鬆地回答。

看來你沒聽過辯才和尚的故事,羅中夏心想,然後問道:“你們是為了什麼?”

“懷素花下如此心血封住那裏,自然隱藏著筆靈——當然這個無須羅朋友你來擔心,你隻要進去把你自己的筆靈退掉,還給我們就是。”

羅中夏注意到他用了一個“還”字。

隨即褚一民讓諸葛淳守住那三個俘虜,鄭和用健碩的身體扛起石碑,跟著褚一民和羅中夏來到了武殿之前。

走近之後,石龍的形象看得愈加鮮明。一排四根石柱,柱上龍爪淩空,栩栩如生,隻是每一條石龍都目中無睛,雙眼都是半個光滑的石球,如同盲人瞽翁,讓整條龍失去不少神韻。

褚一民走到殿前,讓鄭和把石碑放下。他圍著《千字碑》轉了幾圈,忽然一掌拍下去,碑麵登時龜裂,一代古碑,就此毀完。很快羅中夏注意到,諸多草字中留存的靈氣開始順著裂隙流瀉而出,逐漸流滿了整個武殿院前,懷素的精神充滿整個空間。

所有人都朝武殿看去。大雄寶殿已經被鄭和毀掉,那建築倒看得清楚,殿前有青石柱四根。柱上都蟠著浮雕石龍。奇特的是,武殿建築顏色灰暗,石柱也剝落不堪,柱礎與柱頭的雲紋做工粗糙,而這四條石龍卻精致無比。一條條體形矯健,鱗片龍須無不纖微畢現,龍頭擺動,作騰雲之勢,極為奪目——和整個武殿的風格顯得格格不入,就好像那龍不是雕出來,而是飛來的一樣。

“這四條石龍曆來以為是修建高山寺的時候所雕,可惜他們都錯了。這龍的名字,叫作蕉龍,與懷素淵源極深,隻是不為人知罷了。”

“什麼淵源?”羅中夏急躁地追問。

“據說懷素臨終前曾經遭遇大險,於是以指蘸墨,凝聚畢生功力寫下四個草書的龍字,把退筆塚封印起來。這些狂草龍字變成石龍留在東山之上,一直守護著那裏。後人若要進入退筆塚,就必須使蕉龍複生遊動,才能現出退筆塚的所在。本來今晚我們打算自己動手,沒想到羅朋友你會出現。你身上有點睛筆,畫龍點睛,沒有比你更合適的人了,這一定是上天的指引。”

羅中夏忽然覺得肩上很沉,他討厭承擔責任。

“而進入的辦法,就著落在這塊石碑上。”褚一民的身旁不知什麼時候出現了一塊古碑,碑身粗糲,剝落嚴重,上麵的凹字龍飛鳳舞,羅中夏幾乎認不得幾個。不過碑上浮著一層淡淡的靈氣,羅中夏在筆靈世界浸染久了,已經能注意到這些細節。

“這是懷素的真跡《千字碑》,今天我們剛剛從慷慨的博物館朋友那裏借來的,是一把鑰匙。一會兒我會用《千字碑》鎮在殿前,你用點睛筆點醒那些蕉龍。等到群龍遊動,入口自然就會顯現出來。你進去就是,就像進自己家門一樣簡單。”

“不會有什麼危險?”

“不會,懷素能有什麼危險,他隻是個書法家。”褚一民輕鬆地回答。

看來你沒聽過辯才和尚的故事,羅中夏心想,然後問道:“你們是為了什麼?”

“懷素花下如此心血封住那裏,自然隱藏著筆靈——當然這個無須羅朋友你來擔心,你隻要進去把你自己的筆靈退掉,還給我們就是。”

羅中夏注意到他用了一個“還”字。

隨即褚一民讓諸葛淳守住那三個俘虜,鄭和用健碩的身體扛起石碑,跟著褚一民和羅中夏來到了武殿之前。

走近之後,石龍的形象看得愈加鮮明。一排四根石柱,柱上龍爪淩空,栩栩如生,隻是每一條石龍都目中無睛,雙眼都是半個光滑的石球,如同盲人瞽翁,讓整條龍失去不少神韻。

褚一民走到殿前,讓鄭和把石碑放下。他圍著《千字碑》轉了幾圈,忽然一掌拍下去,碑麵登時龜裂,一代古碑,就此毀完。很快羅中夏注意到,諸多草字中留存的靈氣開始順著裂隙流瀉而出,逐漸流滿了整個武殿院前,懷素的精神充滿整個空間。

柱上的四條石龍受此感應,似乎泛起了幾絲生氣,鱗甲甚至微微翕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