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969章 萬城基業的壓力和“戰無不勝”的人工智能(1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萬城基業為了能夠擺脫房地產可預見的衰退期,在拚命發展其他業務,不過他們再怎麼發展,都很難擺脫建築工程行業。

原因很簡單,那就是他們在房地產和建築行業的資產規模太大了,葉子書給他們的直接投資規模,過去幾年加在一起高達80多萬億元。

加上全產業鏈經營導致的資金內轉,在房地產領域總投資規模高達120多萬億元,在建和已建建築麵積高達400多億平方米。

全國也就12億人口,按照人均40平方米計算,480億平方米就足夠全國百姓擁有非常舒適的居住環境了。

就算加上其他商用設施和公共設施,留給萬城基業發展的餘地確實越來越少,房地產業務萎縮是不可避免的。

去年他們在住宅租賃和商業地產租賃業務上的收益,達到了15萬億元,是他們旗下所有業務當中單項收益最高的業務了。

其他第三方工程建設業務營收,去年也達到了5萬億元,主要還是承接了政府工程建設項目,私營業務主要還是葉子書旗下企業提供的。

其他產業營收,去年也達到了20萬億元,包括工程機械設備、建築材料和建築服務、客貨物流運輸服務、以及其他諸如旅遊、城市服務等等業務。

總體來說,萬城基業這些年多樣化發展還算是比較成功,總營收規模也到達了40萬億元,就算去除工程建築有關業務,也有20萬億元的營收。

不過和他們旗下擁有的員工數量相比,這個營收還是差了很多,他們旗下的員工數量已經高達1.5億,人均營收隻有26萬多點。

說明如果葉子書不給他們投資的話,他們是很難維持如此龐大的人員數量,必然要裁掉相當多的人員,起碼要裁掉一半。

現在留給萬城基業的時間不太多了,今年過去,房地產業務就很難容納這麼多人,到時候沒有合適的安排,隻能裁員了。

他也沒有怪萬城基業發展慢,這些年萬城基業在城市化建設方麵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對在國內交通發展同樣做出了巨大貢獻。

本來他們就沒有發展服務業的基因,但是為了能夠安置下這些員工,他們依然忍受和自身基因不匹配的痛苦,沒有退縮,毅然決然發展服務業。

雖然有點擔心萬城基業無法完成任務,但是萬城基業還有一兩年的緩衝期,希望他們能夠完成這項艱巨的任務。

這不僅是為旗下員工著想,也是為萬城基業自身著想,一旦完成這項壯舉,就意味著他們的經營規模,不會因為房地產業務萎縮而大幅萎縮。

轉型過程固然痛苦,但是一旦成功,就意味著海闊天空,萬城基業在國內依然是一家龐然大物,而且不用經受周期性行業帶來的不確定性。

今年雖然上繳利潤的企業隻有兩家,分別是鳳凰科技公司和太極集團,但是上繳的利潤總量反而比前一年更多,達到了30萬億元。

這些上繳的利潤,葉子書全部給了萬城基業,如果沒有這筆資金的補充,他們整個體係就沒法運轉,需要依靠大量借債來度過了。

不過今年開始,他們就要陸續開始買房子,雖然這是一錘子買賣,但是收益絕對比出租要高得多,讓他們手裏有大把的現金。

等到這個時候,葉子書不會再向他們投資了,後麵他們需要依靠這些資金來發展其他業務,算是正式從他這裏畢業了。

白虎科技公司去年的營收也很亮眼,總營收達到了2萬億元,國際軍工貿易和國內正在完善的軍事體係,成了營收快速增長的契機。

去年有了新的業務加入,那就是陸軍裝備的采購,給他們的總營收貢獻了不少,除了大型裝備采購之外。

他們還大量采購了單兵作戰裝備,其中單兵作戰服和全信息感知設備,是單兵作戰裝備裏麵最亮眼的存在。

既能讓單兵戰力得到巨大的提升,又能和現代信息化作戰體係融為一體,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采購數量自然也不吝嗇。

去年就采購了40萬套單兵作戰裝備,全套下來價格高達50萬元,光是這個業務就貢獻了2000億元的營收。

不過去年的營收應該算是比較高的水平了,想要繼續大幅增加應該比較難,畢竟國防開支不是無限的,必須要根據國防需要和經濟實力來決定。

但是也不會出現明顯下降,原因就是我國還處在國防體係高速發展的階段,存量軍事裝備數量還不算很高,需要較長時間積累。

海外業務雖然也發展如火如荼,但是鑒於海外業務情況複雜,且各國的經濟實力水平,想要有大幅提升,也很難,能不大幅降低就已經不錯了。

好在他從來就沒想過從白虎科技公司拿錢出來,憑借著這些收益,發展他們的太空業務,還是足夠使用的。

而耗資最大的星際艦船項目,並不需要他們買單,到時候麒麟資源開發集團會出資購買,他們反而能夠賺不少錢。

潮汐投資公司去年的收益較前兩年有大幅回落,畢竟前兩年是發了橫財,並不是常規化狀態,不能作為對比。

但是依靠龐大的金融資產和有限的金融操作,去年他們的收益還算不錯,總營收達到了5萬億元,在所有投資公司裏麵,依然名列前茅。

如果他們真要在金融市場賺錢肯定不會這麼少,實際上為了能夠促使全球經濟恢複,他們已經減少了很多金融操作,避免打亂經濟恢複節奏。

至於他們的保險業務和銀行業務,這裏就不多說了,反正賺的錢和他的關係不是很大,隻要他們穩定經營,少讓他操心就行。

看完這些主要企業的年報,去年的總體增長勢頭非常強勁,旗下主要實體企業營收規模高達530萬億元,淨利潤規模也達到了132.82萬億元。

營收增長率更是達到了42%,說實話,葉子書看到這個數字,都有點不敢相信,他認為營收能夠增長25%,就已經非常滿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