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017章 能源合作模式和冷聚變技術(2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隻是他們能不能轉型成功還未可知,畢竟在化工領域,麒麟基礎工業集團的實力是最強的,不僅體現在資金體量上,還體現在技術水平和市場占有率上。

不說其他,就是國內龐大的化工市場,麒麟基礎工業集團的市場占有率高達90%以上,在國際市場上,他們的份額也在逐年增加,發展速度非常迅猛。

這些想要轉型的能源巨頭,能否在麒麟基礎工業集團這個超級化工巨頭麵前突出重圍,誰也不好說,不過他們的股票價格倒是提振不少,挽回了部分投資者的信心。

至於想要下注研發可控核聚變的能源企業,大家反而不太看好,麒麟能源工業集團能夠研發出來,並不代表他們就能立即研發成功。

如果按照傳說中的那樣拖個50年,估計黃花菜都涼了,全球能源市場還有沒有他們的立錐之地,大家都持悲觀態度。

麒麟能源工業集團作為全球最大的能源企業,他們的實力有目共睹,在能源技術領域,絕對是代表當今世界最高水平,這點沒有任何人質疑。

他們能夠研發出可控核聚變並且商業化運營,不代表其他能源企業就行,就算是想要仿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像他們的太陽能電板,也出口了不少,但是至今也沒有企業宣稱能夠拿得出手與之匹敵的產品,這還是他們降低了出口產品的技術指標的情況下。

目前太陽能發電領域努力的方向還是矽半導體技術,和麒麟能源工業集團完全不是一個路數,倒不是他們不想沿著麒麟能源工業集團的路數來,而是做不到。

隨著這些打前哨的記者紛紛帶著所見所聞回去之後,沒過多久就有不少的國家派遣自己的能源有關官員前來參觀。

說是參觀實際上卻是想要就可控核聚變商業建設進行合作,第一批過來的都是能源進口國,他們引進可控核聚變商業發電設施,完全沒有心理壓力。

現在擺在他們麵前的主要有兩點阻礙,第一點就是發電成本,或者說是價格,如果價格比化石能源發電價格還要高,可能就沒法繼續進行了。

這一點麒麟能源工業集團自然也明白,雖然大家都說要維護地球環境,實際上還是要根據自身利益考量,沒有人願意犧牲自己成全別人。

當然麒麟能源工業集團也不願意弄得太便宜,這樣自己的利益就受到損害,因此給的成本報價定在了0.3元每千瓦時。

加上合理的利潤空間,上網電價基本上在0.4元每千瓦時,這個價格雖然比部分國家的化石能源發電要貴,但是也沒有貴太多。

對化石能源進口的國家來說,這樣的電價,反而比原本的電價具有優勢,競爭力更加強悍。

第二點就是安全性,雖然可控核聚變沒有核裂變輻射嚴重,但是氘和氘核聚變還是存在一定的核汙染,隻是量比較少而已。

不管量再少,一旦出現問題,也有可能一番諸多問題,因此安全性也是各國引進可控核聚變的重要考慮因素。

顯然在這方麵,麒麟能源工業集團有絕對自信,他們拿出來的技術,本就出自葉子書的手,必然是相當成熟的技術,安全性絕對能夠保障。

然後是合作模式,麒麟能源工業集團提供了兩種合作模式,第一種就是由他們自己投資,這對於經濟比較困難的國家來說,是個很好的合作模式。

可以讓這些國家不用自己投入大筆的資金進行建設,一座可控核聚變發電設施需要投資規模起步就是上千億宇宙幣。

一般國家想要投資,也要看看自己是否承受得起,特別是對一些經濟不發達且人口眾多的國家來說,自己投資並不是一個很好的選項。

第二種就是由這些國家自己投資,麒麟能源工業集團建設和運營服務,作為核心能源技術,運營必須要交給麒麟能源工業集團,避免技術泄露。

當然,對外的說法就是保證運營安全性,避免不當操作導致安全事故發生,反正在這方麵麒麟能源工業集團不會鬆口。

其實不管是他們自己投資,還是有這些國家投資,電力成本基本上沒多少差別,不管是哪種方式,都能夠很好保證麒麟能源工業集團自身的利益。

從收益速度來說,他們其實是喜歡這個國家自己投資建設,這樣收回的資金速度更快,後續麵臨的麻煩也要少很多。

這種巨大的投資,肯定不是一次性就能坦誠,當前階段不過是接觸性商談而已,後續如果有意合作的話,還需要經曆更多的談判過程。

葉子書對此並不太關心,這種級別的可控核聚變技術,不過是星際艦船核動力技術的過渡技術而已。

要不是需要進行部分技術的驗證,還有不全技術發展路線的缺失,以及具有較高的商業運用價值,他都不會拿出來。

畢竟氘和氘可控核聚變的能量釋放較低,而且還伴有一定的中子釋放,具有一定的輻射性,唯一的優點就是原料豐富。

其實和這座可控核聚變一起建設的還有氦3和氦3可控核聚變,反應條件比這個要更加的苛刻,目前還沒有完成建設。

中間其實還有氘和氚為原料的可控核聚變,被葉子書合並到氘和氘可控核聚變體係內,原因就是兩者之間的相似性太高了,沒有必要單獨列出來。

因此麒麟能源工業集團的這座公開的可控核聚變商業設施,也是可以使用氘和氚材料進行聚變反應。

隻是目前氚材料的價格非常昂貴,自然界中很難找到,目前一般都是通過裂變反應來講氘變成氚,汙染更嚴重,而且成本更高,完全沒有必要。

更何況氚本身就具備放射性,半衰期為12年多點,不能長期存儲,而且還具有輻射,管理和存儲成本都比較高。

除非是氦3和氦3的可控核聚變技術,不然還是氘和氘可控核聚變來的比較實在,至於輸出能量低,可以多使用點材料就是了,反正氘在地球上的儲量非常豐富。

而用在星際艦船上的核聚變技術,都和這些沒有太大的關係,而是采用了冷聚變技術,和熱聚變的技術體係完全不同。

熱聚變不管技術再先進,體積都不會太小,原因就是反應過程非常激烈,為了保證安全需要太多的配套設施,光是超強磁場裝置的體積就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