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中國象棋發展史(二)(2 / 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1897年,與那健庭並稱為“京中第一高手”的張德魁在北平出生。

1899年(?),張錦榮師從王浩然,棋藝趨成熟。

1900年,被稱為“七省棋王”、“揚州三劍客之一”的周德裕在蘇省揚州出生。

1900年,被稱為“雙槍將”、“揚州三劍客之一”的竇國柱在蘇省揚州出生。

1901年,清政府被迫簽訂《辛醜條約》,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904年,被稱為“粵省四大王之一”的盧輝在粵省德順出生。

1907年,被稱為“棋壇趙子龍”、“華北三傑之一”、“棋孟嚐”的趙文宣在遼省錦州出生。

1911年,武昌起義,辛亥革命爆發。

1911年,被稱為“京華名劍”、“北平三之一”、“京都三寶佛之一”的侯玉山在北平出生。

191年,袁世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191年,溥儀退位,清朝結束。

191年,謝俠遜為上海《時事新報》象棋欄撰稿。

191年,被稱為“京都三寶佛之一”的謝然在冀省武清出生。

1914年,17歲的張德魁向晚清著名棋手、朝陽地區棋藝最高者祥二爺挑戰,最終取勝。

1915年,林奕仙至上海,以壓倒優勢擊敗強手李誌英,後又與“揚州三傑”王浩然、周煥文和張錦榮以及華東諸名將交鋒,皆勝多負少。

1915年,謝俠遜任上海《時事新報》館辦事員,後受聘為《時事新報》、《神州新報》、《新聞報》、《大公報》象棋專欄編輯。

1915年,袁世凱簽訂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

1915年,謝俠遜用0局殘局排成“莫忘國恥”字形,並出版了《國恥紀念象棋新譜》一書。

1916年,張錦榮挑戰周煥文取勝,導致周煥文離開揚州,前往滬市。

1916年,被稱為“劉仙人”、“雙斧將”的劉憶慈在浙省杭州出生。劉憶慈自幼便酷愛象棋。少年時從名手張觀雲、關春林學棋,四十年代至滬市與當時的名手角逐,因為其向來棋風純正、棋品甚佳,於滬市等地影響頗大,其弈名也從滬市向全國傳開。

1917年,王浩然受滬市棋界邀請赴滬,與林弈仙公開比賽,王浩然偕周煥文前往,周煥文率先出戰林弈仙,即敗北,王浩然出場應戰,五十局公開賽畢,王浩然以柔克剛,多勝一局,至此震動滬上及全國棋壇。

1917年,0歲的張德魁角逐陶然亭瑤台棋茶館的象棋比賽,並一舉奪魁,後又向當時北平名手張耀亭挑戰,六局賽,平分秋色。

1917年(?),竇國柱拜周煥文為師,棋力精進。

1918年,謝俠遜在滬市力挫群雄,獲中國象棋個人冠軍。

1918年,美國總統威爾遜發表《十四條和平宣言》,德、奧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1918年,被稱為“杭州”、“四省棋王”的董文淵在浙省杭州出生。

1919年,5月4日,五四愛國運動爆發。

1919年,上京棋壇致函王浩然,特邀他進京與當時的上京巨擘孟文軒切磋,王浩然與孟文軒分先對弈二十局,雙方平分秋色。

190年,黃鬆軒橫掃廣州光孝寺棋壇。

190年,被稱為“華東神龍”的陳鬆順在粵省台山出生。陳鬆順早年曾師事同鄉名手雷法耀,少年時即以“象棋神童“名震鄉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