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441.四百三十四章 擊石震虎(2 / 2)

其他兩位考官認為章越,蘇軾,章惇年少出仕,如今功名心甚重,對於歸隱之事隻是說說罷了。

不過蘇軾後來真定居陽羨了。

熙寧八年時章惇政壇失意時寫了首詩給蘇軾,君方陽羨卜新居,我亦吳門葺舊廬。……他日扁舟約來往,共將詩酒狎樵漁。

章惇與蘇軾相約退休後,咱們一起坐著扁舟相互來往,一起詩酒狎樵漁。

在此感歎一句,二人真是好朋友,好到發配海南島的那等……

眾人說說笑笑,下了山後眾人詩興又起。

但凡誰有了詩意,便叫隨從彎下身在其背上直書,最後將寫好的詩投入詩囊中。

似蘇軾,章惇都十分多產,兩三日內詩囊裏已是厚厚一疊的紙。

眾人又尋野渡渡過黑水前往北寺,章越不由與蘇軾說起,自己年少去烏溪讀書時,大哥交代自己不許乘野渡之事。

蘇軾聽了大笑,章惇亦隱隱聽見,沒什麼言語。

正當船停泊時,處於灘石岩壁之地,眾人當即提筆在壁上石上留書。章越之書,蘇軾之書都是天下有名的,章惇自負墨禪,後世也是得到稱讚的。

摩崖而書,正是士大夫之美事。

隨行一人正好是地方官吏,後來命一匠人將眾人所寫都刻於此處,這摩崖石刻使此地成為風景名勝,引得無數後世讀書人前來膜拜。

眾人渡過黑水後,尋路而行,遠遠可見寺廟的輪廓。

這邊周至縣的官吏們迎來,他們在中興寺等候了一夜,本以為他們一行昨日會到,但卻不見蹤影。如今他們看到章越一行立即上前服侍,將茶湯熱酒奉上。

於是衙役們給眾人,又換上乘馬,一行人這才有了坐騎代步往中興寺而去。

當夜眾人遊中興寺。

寺中景色很多,如寺中有一洞室,傳為弄玉吹簫引鳳之處,蘇軾有了詩興提筆寫下‘洞裏吹簫子,終年守獨幽。石泉為曉鏡,山月當簾鉤。歲晚杉楓盡,人歸霧雨愁。送迎應鄙陋,誰繼楚臣謳。’

東麵穀中又有一洞,傳為馬融讀書處。

眾人當夜下榻於中興寺中,下榻的僧房隱然為高大的鬆柏樹所掩。

僧房外不遠處即是一條小溪環寺而繞,夜色中僧房的燈火照在溪上,耳邊則是溪水潺潺聲,不少寺僧正提著木桶往溪邊打水,溪對岸是一片廣袤的梨林。

秋色之下,沿溪梨樹已盡染紅!

次日眾人踏上歸途。

眾人昨日聯詩喝了一夜的酒,此刻酒都還沒醒。

正在半路上,忽聽得虎嘯!

眾人不由皆是一驚,章惇,蘇軾,章越三人皆驅馬前行數步往虎聲處看去,果見真有一虎盤於道上距人數十步遠。

此刻三人之馬已是受驚不敢往前。

蘇軾驚道:“馬猶如此,著甚來由?”

說完蘇軾趕忙調轉馬頭,倉皇後退。章越也是懵了,除了動物園外,他從未見過第二隻活得老虎。

章惇聞言笑了笑,獨策馬向前去道:“度之,子瞻不必近前來,我自有道理。”

章惇驅馬既近,取了衙役開道所用的銅沙鑼於石上砸響,但見虎立即驚竄。

章惇策馬而歸對眾人笑道:“汝等定不如我!”

章惇方說畢,猛然又一聲虎嘯。

虎去而複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