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兩百二十三章 一切順利(3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沒人買!

廠裏集資建房,八九十個平方,也才兩萬多塊。

按照工齡排隊,這次輪不到我,下次總會輪到我吧。

神經病才去買商品房。

老媽哭著哭著,也沒力氣繼續哭了。

現在的問題是,這四千多塊,怎麼用?

老媽:“這還有什麼好猶豫的,存銀行啊!存三年死期,留著你以後上大學用。”

袁長文本能很反感,後世大家都知道,錢放銀行就是最沒有意義的事情。

但是這個年代,不妨銀行又能放哪裏?

四千多,也不是很多。

袁長文翻閱自己的記憶,發現對九十年代知之甚少,特別是經濟這一塊。

最簡單的,買房子,後世肯定不會虧。

可是四千多塊,買不了房子!

開家麵館?記得在芙蓉鎮裏,劉曉慶靠著賣米豆腐蓋了新屋。

可是這要老媽辭職才行,不考慮。

讓外婆去打理?算了,外婆辛苦大半輩子難得退休。

袁長文搖搖頭,歎息道:“存一年,一年之後這錢有用。”

唯一驚喜的是,銀行的利率竟然有11%!

…………

半年後,袁長文的小說大賣,第一卷和第二卷又分別加印了兩萬冊。

第三卷直接就印了四萬冊!

稿酬又來了,第三卷十五萬字,加上印數稿酬。

150*12+150*12*4*8%+300*12*2*8%=2952塊。

老媽很高興,不過卻不像第一次看到那麼多錢的樣子。

這半年,袁長文沒有閑著,一直在練習自己的鋼筆字。等自己的字可以見人的時候,就不用老媽晚上聽寫了,自己白天的時間就可以寫。

小說總共九十萬字,老媽已經謄寫完畢,手稿就在家裏放著。

老媽將手稿很仔細很小心壓在抽屜角落,在她看來,這不是手稿,而是一大摞錢。

這半年,老媽的筆名慕容心盈,徹底家喻戶曉。

要知道,出版社印的書,是發往全國的。在那個就連綜藝節目都夾雜政治的年代,這本書算是群眾最好的調劑品。

質量上乘,故事嚴謹,並且配上周易等幹貨吸引。

要是不看,都覺得落伍。

幾乎人人都能拽上一兩句古話,想要顯得風流倜儻。

而慕容心盈這個名字,則微微略帶古風,如果不是沒有互聯網,老媽的粉絲團估計已經很龐大了。

縱然如此,還是有很多讀者寄信到出版社,詢問作者,想交筆友,想得到一些伏筆解惑,想埋怨作者寫死某個角色,想詢問作者年齡,還有婚配否……

老媽每封信都看,每封信都回!

“沒有他們,就沒有我。”這是老媽的原話。

除了等小說出版之外,袁長文還利用自己為數不多,但很超前的眼光,寫了些關於改革開放的稿子,投給黨報。

這個年代,不講政治就是犯罪。

所以,慕容心盈又搖身一變,成為評論者。而且字字在理,雖然僅僅是預測,但前因後果講得清清楚楚,就像未來必然會這樣發生一樣。

市政協的領導開始關注這個新晉的作者,而廠裏的領導臉上特別有光啊,自己廠裏的人,說出去都是自豪。

對於改革開放,大家都還有疑問,特別是姓“資”還是姓“社”的問題。如果不是小平同誌強行推進,改革開放不見得會通過。

因為最高領導層的關係,大家都在說改革開放好,到底好在哪裏?

不知道。

隻是反複引經據典,不改革就要落後,落後就要挨打。

慕容心盈的幾篇稿子,有理有據的分析了改革開放的好處,開放市場經濟之後全國的發展。而且還分析了當下全球的形式,世界各個大國的資源買賣,還有美帝國主義的經濟到底是怎麼回事。

很難想象,一個廠裏的年輕女娃,居然有這份眼見。

市裏主抓招商引資的分管領導,甚至親自到廠裏來,跟老媽請教。並提出,這幾篇文章,以市改革開放辦公室的名義,發到《人民日報》上。

分管領導走的時候,留下辦公室電話,甚至說想把老媽調到他手下,給他當參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