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六百一十章 第一步10(1 / 2)

宿命論,這三個字似乎一直不被人所喜歡,封建迷信、消極人生、胡言亂語,各種標簽就像不要錢似的,拚命往上貼。

事實上,在討論這玩意之前,我必須重新定義這玩意。不經過重新定義,那麼我隻是被情緒所推動,就像大家聽見“親情愛情是一種交易”這個說法的時候,完全是被情緒所驅使。

如果宿命論想要描述,“無論我們如何選擇,都是命中注定,無論選擇奮鬥還是懶散,都是命中注定的選擇”。那麼,這裏有一個問題或者前提,就是我們究竟能不能知道所謂的命中注定?

假設的確有一個命中注定,我們可以有辦法知道嗎?我們可以明確了解,我的命中注定就是今天晚上要拉稀嗎?

如果可以了解,那麼就是控製未來,那麼就是認定確實有一個未來存在。但是,時間是不存在的,根本沒有什麼未來這種說法。我怎麼知道,未來存在呢?

如果不能了解,那麼這種宿命論完全可以接受。換個說法,“我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但我知道,現在發生的都是必然。”

這就非常好接受,因為現在發生的已經發生,我還能說什麼呢?既然是一種必然,我又何必假裝它不應該發生呢?更沒有必要想象“未來我完蛋了”,或者“未來一定會很美好”。

都是雜音。

之所以討厭宿命論,是在否定我們的努力。而這種努力,正是角色構建自身的一個重要元素。隨便否定角色,很容易引起角色的反抗,而最好的最有效的反抗就是大量的情緒淹沒。

宿命論,似乎一旦有人相信,就會說“好啊,反正就是宿命,那我就坐在不動”之類的。這不是宿命論,隻不過是一個種非黑即白的情緒辯解。

命中注定我要這樣,不是在未來,而是在此刻就在現在。命中注定我這樣做,那麼我就這樣做,我隻是一個沒有思想的傀儡,順著“道”的流動,順著“命中注定”的趨勢去言行。

哪怕未來會失敗,我也會如此行事。甚至,我知道未來會失敗,但我依舊如此行事。這並非什麼“不問收獲隻問耕耘”的勵誌話語,而是猶如機器的某個零件,讓我這樣做那麼就這樣做。

而且,我也隻能這樣做。

如同,明知道我會死,但依舊會努力活得開心一樣。

這才是宿命論,或者,這是我的宿命論。

跟別人的不一樣,那不重要。跟社會的不一樣,那也不重要。反正這就是我的理解,這就是我的宿命論,別人怎麼想跟我無關。

所有的言行都是角色在控製,當我斬殺角色之後,就是“道”在控製,或者“命中注定”在控製。那個時候,為了順應“道”,我必然隻能有一種選擇。

可以不順應“道”嗎?當然可以,角色一直都在這麼做,利用虛假的自我定義,然後進行權衡以及做出種種選擇。不顧“道”的順流,強行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

事實上,哪有什麼自己的想法,都是角色的思考。而所有角色的相關東西,都是來自這麼多年的記憶、經曆、知識以及信息儲備,就是一坨狗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