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六百五十一章 第一步51(2 / 2)

甚至,我連這幾種物質在一起是否會發生反應,我也無法確定。

“物體從高處跌落,考慮初始速度,空氣密度,物體形狀產生的阻力,海拔高度引起的重力加速度,以及具體高度,那麼我們可以推算出物體跌落過程中的速度。”

但我依舊不知道這一切究竟是什麼玩意,當拋開所有的標簽之後,我唯一能說的就是,這個玩意就是這個玩意。

天啊!

我腦子裏堆滿了這些東西,這些扭曲的看法,我竟然毫不知情並且引以為傲。若是自己斬殺這些東西,不僅僅是變成不會聊天的人,完全有可能變成白癡。

我所知道的,僅僅是人為創造的狗屎,跟事物本身毫無關係,更不要說什麼真實的問題。真是的,所有看法都是偏見,自己就是不相信。

角色總是以為自己很能幹,在同事中找不到肯定,就在同學中尋找,現實中找不到就在虛擬世界中尋找。角色必須將構成自己的自我定義放在高處,放在正確的位置,放在不容易被摧毀的地方。

這樣,角色才能安全的發展、攀科技、暴兵之類的。

想想小孩子,被教育“這個是紅色,這個是衣服,這個是筷子,這個是公交,這個不能吃,那個不能耍”等等一係列的規則。但這些規則都是人為創造的,哪裏比得上直觀的看世界。

為了更好的在社會上生存,這些東西都是必要的。但是,為什麼我要在社會上生存?這句話的前提假設是,我必須要在社會上生存得很好。這有道理嗎?這有邏輯嗎?這難道不是一種強行的扭曲嗎?

角色的確定性最喜歡非黑即白,似乎我拋棄這些自我定義之後,就會立刻流浪街頭吃著餿臭的食物,然後髒兮兮的渾身跳蚤。可能嗎?

這裏麵同樣有一種假設,流浪街頭是不好的,是可憐的,是悲哀的。我們都認可這種假設,所以才會說出這些毫無根據的肯定句。

角色也經常喜歡說,“咋不去死呢”,這同樣是一種假設,死亡是不好的。對於角色而言,死亡當然不好,因為這會導致整個角色的崩塌。但同樣,我怎麼知道死亡是不好的?

怪不得老師總是喜歡凝視石頭,很少被人為扭曲的東西,隻是存在而已。想必,老師從石頭中能看到自己,而不是那個被我稱為老師的角色。

這是在轉移注意力嗎?

我會繼續斬殺嗎?

我究竟有沒有在前進?

袁長文完全不知道,自己站在窗戶旁,似乎已經站了很久,又仿佛隻過了點點時間,連漆黑的夜色都沒有絲毫改變。

整座城市籠罩在綠色的光環中,那些科學家們肯定在費盡心思的解釋現象,想要從中找到規律。而我,卻是最可憐的人兒,都不知道該如何前進。再也回不到過去,再也無法腳踏實地。

腦子裏充滿了扭曲,關鍵是自己並不憎恨這些扭曲,反而依靠這些扭曲讓角色栩栩生輝。

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