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一千兩百三十五章 第一步635(2 / 2)

但麵對的,隻是情緒化的反抗,比如這有什麼意義,或者這樣說隻是極端隻是牛角尖之類的。

而另一方麵,科學精神的嚴謹,那種不斷刨根問題,不斷探究真理的苛刻,就在這裏蕩然無存變成了一個笑話。

最後,淪落到“有用”就是真理的層麵。

死掉吧,這些說過無數次的話語,角色還想繼續欺騙還想繼續抓住,隻是徒勞。

看見了就是看見了,猶如將井繩看作蛇,待到看清楚是井繩之後,想要重新看作蛇就非常困難了。

腦子裏的扭曲還存在,依舊隻是被情緒抓住的玩意,在那裏冒充真實假裝很重要。

角色的真實性還在這裏,仿佛必須要為角色做些什麼,必須要讓人生達成些什麼,都隻是人為的扭曲。

但在角色真實感的加持之下,就算知道是人為的扭曲,也不見得能夠擺脫。

一想到自己一事無成,一想到自己隻能在陰暗潮濕的廉價鋼絲床上吃泡麵,似乎就會出現不寒而栗的恐懼。

情緒的拉扯就是這麼不講道理,想來就來想走就走,並且在情緒之下很容易隨之搖擺。

各種方法都要豐滿角色,最常用的,無非就是利用善良來彰顯自己的存在。

比如做一些善事,或者想象自己做一些善事,看起來是為了別人,但其實隻是在豐滿角色。

所謂的情義,所謂的孝順,都隻是自身角色的豐滿。

不要再去探討這些玩意,不管怎樣解釋都會存在漏洞,都可以被人反駁,都可以被人找出漏洞。

思維本身就是一件垃圾工具,這種費勁的事情我不知道自己曾經怎麼會如此喜歡。

怎樣思考都有漏洞,怎樣安排都是“人算不如天算”,所以何苦牢牢抓住腦子裏的扭曲,何苦要在扭曲之中尋找所謂的最好。

看起來,自己懂得越多認知升級越厲害,那麼自己的選擇就會越好。

先不說這種想法本身就是基於恐懼,僅僅是“知道越多選擇就越好”這個判斷來自哪裏?

既然不是全知,那麼我怎麼知道“未知”部分對於整個事件的影響,也就無法證明“知道越多選擇越好”的那個選擇是真的“越好”。

隻是一種安心,隻是一種安撫,隻是恐懼那個妖嬈女子看見羊羔跟隨羊群一起奔跑之後,放下了手中的皮鞭。

真的可以安心嗎?

或許,就有人喜歡這種驚心動魄的生活。

不真實,依舊不真實。

根本不需要對腦子裏的扭曲整理這麼多說辭,一句不真實就可以結束戰鬥。

我又不需要去說服別人,聊天隻能讓我陷入角色之中,還是少開口免得惡心。

角色完蛋了,至於多久死亡,我不知道。

很是奇怪,為什麼如此懼怕時間,為什麼總想趕著盡早呢?

那種越早越好的想法來自哪裏?

拋開恐懼的情緒,這種說法為什麼會被認可?

依舊是腦子裏的扭曲,依舊隻是大家都這樣之類的情緒化產物。

袁長文這個角色就是莫名其妙的一坨狗屎,裝著無數狗屎在腦子裏,就像套娃一樣。

腦子裏的扭曲還想掌控人生,這簡直就是一場噩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