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第一步663(2 / 2)

沒有一個我,聽不懂嗎?

無話可說,死掉就好。

小孩子最喜歡問“憑什麼”,而大人多半都是惱羞成怒,因為一旦誠實的麵對這些問題,相當於就是在斬殺。

大人一般都會說“就憑我是父母”之類的,完全是利用父母身份的恐嚇,要不就是努力去解釋,然後利用社會的恐嚇。

比如什麼長大後你就知道,你不這樣到了社會要吃虧,整個社會就是這樣的。

這種蠻不講理的詢問,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消失的呢?

我不知道,隻是此刻突然又回到這種狀態,然後發現腦子裏的扭曲就是扯淡。

不需要去探討什麼,腦子裏的扭曲就在“憑什麼”這種質問之下顯得弱爆了。

老師的種種話語也會在這種質問下消失,憑什麼認為老師的話語就是真理,對吧。

現在看來,“一切都是完美”這根本不是敘述客觀事物,而是描述自身的狀態。

就像,“我的腳有點癢”,“我的嘴巴有點甜”之類的一樣,我感受到一切都是完美的,但如果要證明,我是沒法做到的。

這本身就是一種感覺,“一切都是完美”徹底是一種感覺,一種毫無邏輯的感覺,斬殺腦子裏的扭曲之後自然會浮現的感覺。

但是,別人感受不到這種感覺,也很正常。

就像別人感覺不到“我的嘴巴有點甜”這種感受一樣,也許我的嘴巴有點甜,但別人的嘴巴並不見得會覺得此刻有點甜。

那麼,關於“一切都是完美”這種感覺也是同樣的道理,沒有辦法模仿,也沒有辦法強行改變。

就像,明明我就沒有感覺到嘴巴有點甜,然後偏偏一直強調“我嘴巴有點甜”,甚至明明覺得嘴巴有點苦也要強製壓下這種感受。

鬼扯。

仿佛角色一直在認為自己應該做些什麼,可惜,這一切都不真實,角色應該做什麼根本不是關鍵。

因為“應該做什麼”是建立在“我做了什麼就可以達成什麼”這種假設之上,一旦移除這個假設就可以看見“應該做什麼”這個問題本身就是扯淡。

我根本不知道做什麼可以達成什麼,所有的因果關係都是自己的猜測。

憑什麼認為做了a就可以達成b?

甚至,憑什麼認為自己可以從客廳走到臥室?

不真實就是不真實,根本沒有什麼好說的。

袁長文這個角色不是我,此刻我依舊陷入角色之中,並且不知道如何才能斬殺完成。

也許,我每天的斬殺僅僅是一種娛樂,一種角色改變形狀內容的玩笑。

也許,我就是會身敗名裂、妻離子散,就是沒法斬殺完成。

憑什麼直接否定這些發生,憑什麼認為保持積極的思想就可以得到想要的結果,這背後難道不是站著恐懼麼?

當麵對這樣的誠實時,內心會有緊張感,會感受到恐懼。

但必須扔掉這些玩意,用情緒來抓住這些虛假始終就是一廂情願的相信,也始終會成為恐懼的入侵點。

那個時候,就必須用什麼努力奮鬥來刺激自己,來讓自己相信那些腦子裏的扭曲,讓自己選擇看不見扭曲隻是“有一定道理”。

而扔掉這些扭曲之後,會進入到一個新的層麵,不需要繼續抓住的輕鬆層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