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六一三章 二十八宿(2 / 3)

冷杉道:“想來到目前為止,我都還未讓你們感到失望。”

孤心魂頷首認同。

冷杉道:“那以後也依然不會讓你們失望,隻是到底是要將前人餘蔭交予你,所以不希望其良苦用心被埋沒。”

孤心魂鄭重道:“理當如此,願聞其詳。”

冷杉道:“中州兩千餘載,浩土千千萬,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王朝更迭,總逃不過八個字——沉屙痼疾、積重難返。”

孤心魂道:“朱家中州曆時三百年有餘,在曆史長河中可說是尤為綿長,難免積弊多矣,到了日薄西山、該當行將就木之際。”

冷杉道:“朝朝代代總會重演著這樣那樣的曆史,但每朝每代人都不認為自己會重蹈覆轍,嘴邊常掛著‘以史為鑒’四字,而從過往類比如今的狀況,朱家中州未嚐沒有一線生機,隻要能渡過此劫,至少有望再續百年國壽。”

孤心魂了然道:“是以,即便璟帝心知在其有生之年難以‘逆天改命’,也想著留下些後製手段,哪怕僅有一成可能,莫說流芳百世,卻少不得在未來百年讓世人感恩戴德,就算在千百年後,仍可能為人所津津樂道。”

“正是如此。”話至此處,冷杉也不打算在繞彎子,全權接過話頭,“與曆代朱家天子相比,璟帝略顯庸碌,卻遠遠談不上昏聵,更不能說一無是處。”

“在我看來,挺過二十年前的外夷戰亂,休養生息,穩定國祚,是一功,殫精竭慮為中州未來布下了最後三道防線,則是另一功。”

“第一道防線是力保護國棟梁。”

“外夷之亂後,中州百廢待興,正是用人之際,璟帝自然采取用人不疑的政策,上至廟堂,下至各州郡,不可避免魚龍混雜,但璟帝很清楚外夷之亂尚有遺患,很多位置很多人都可以騰出來,唯有邊關險要之地的用人需慎之又慎。”

“其中分量最重的當屬護國五虎將,璟帝晚年時,五虎將僅餘三人在世,為保三將在其過世後仍能為中州盡一份力,璟帝亦是煞費苦心。”

“千方百計穩固住姑蘇這一位,把石鑫放歸鄉野,讓牛軻廉退居廟堂,隻要保住這三人,就算戰火再起,中州的城牆都塌不了。”

“無奈人算不如天算,璟帝想得到石鑫居功至偉鋒芒過盛,這才讓其退居一隅安定一方,卻想不到石鑫的感召力之大,讓石府聲震一方,而愈演愈烈的廟堂之爭,直接波及遠在萬裏的石府。”

“也想不到朝堂亂象成為壓垮牛軻廉的最後一根稻草,心灰意冷躲津州城渾噩度日。”

“好在,結果不算太壞,陰差陽錯之下好歹兩將尚存。”

“第二道防線則與道義盟有關。”

“道義盟不全由江湖幫派組成,涵蓋麵極廣,老伯雖為盟主,但權力多限於維護江湖道義、共抗外敵。”

“外夷之亂後,中州元氣大傷,在蕭、閆兩位大俠蹤跡不明的情況下,九州、四海兩盟在朝廷眼中與烏合之眾無異,相較而言,道義盟可謂一枝獨秀,加之建製極為契合朝廷管控江湖的理想願景,在朝堂諸公輪番進諫下,隻要璟帝有所動搖,朝廷再將姿態擺得低些,態度誠懇些,保不齊就能將道義盟收編。”

“畢竟隻要朝廷開出的條件足夠優厚,就算不是封侯拜將,也沒有多少江湖人能夠拒絕朝廷遞來的飯碗。”

“而道義盟中一旦有一方盟友願意歸心朝廷,很快就有第二、第三,乃至過半倒向朝廷。”

“即便老伯不退出,不出一年半載,不說道義盟完全被朝廷掌控,但老伯的影響力勢必大打折扣。”

“屆時道義盟亦將淪為徒有其表的空殼,很難再為道義行事。”

“在那段生產力亟待恢複的過渡時期中,沒有道義盟的勉力支撐,中州江湖隻會是一團亂麻,恐怕得多耗費個三年五載才能重獲新生。”

“那時候的江湖會是如何景象無從推想,但我敢肯定道義盟一定不如事實上那般強大,而沒有道義盟的庇護,莫要說聽雨閣連成長起來的機會都沒有,便是紅塵客棧也完全沒有生存的土壤。”

“璟帝不完全懂江湖,卻懂得去尊重一些事物的發展規律,所以他尊重江湖,江湖也給予了應有的回饋。”

“而璟帝布下的第三道防線,亦是留予當今天子的一班人馬。”

“這班人馬攏共二十八人之數,外夷之亂發生後的十二年間,璟帝除卻應對天下事廟堂事外,其餘所有時間不是花費在尋覓這二十八人,就是在暗中扶植培養這二十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