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六二四章 多事之秋(1 / 3)

七月廿一。

一夜好睡的老天打了個哈欠,不情不願地迷蒙睜眼。

中州東北邊境與瓦剌東庭相接的阿爾穆草原上打開了一線光亮。

光影黯淡中,依稀可見這片闊野遼原上的草已由青轉黃,甚至能瞧見一二枯敗光禿的斑塊,比往年來得更早一些。

若有人仔細打量,興許不難發現有成群結片、密密麻麻的黑點如幽靈般在阿爾穆草原上遊蕩著。

說遊蕩倒也不準確,因為這些黑點並非漫無目的地移動著,而是規律朝同一方向湧去。

黑點如暗潮,無聲無息地往五裏地外的一麵城牆靠去。

城牆牆高七丈,隅角牆高九丈,是實打實的大城牆。

如果不是擁有一等一體魄或是輕功的江湖高手,從這大城牆上摔下去都得成肉醬。

在一眼無際的大草原麵前,坐擁如此城牆,不可不謂之雄城。

而能鑄就起這般雄城的,還得是善於利用各種條件修建土木工事,以同各式各樣艱苦環境較勁的中州人。

此城名曰山門。

是興安境最北端的邊關。

以南是興安境的連綿群山及茂密森林,以北是阿爾穆草原。

山門城恰如其名,是興安境北麵的重要門戶。

一旦“山門”被破,興安境將成為敵寇繼續往南麵進犯的最佳庇護所。

如此兵家必爭寶地再如何重兵把守都不為過。

因而在興安境與瓦剌接壤的沿界上,還有三座與山門城大小不一的邊關,相隔百裏分布。

隻是中州幅員之廣,這樣的寶地隻多不少,除非全民皆兵,不然也難做到千日防賊。

當然,覬覦寶地已久的瓦剌人可不會認為他們自己是賊。

他們隻會認為中州人好吃懶做坐享其成又占著茅坑不拉屎,這種寶地要是分給他們來處置,他們又豈會總想著找中州人的麻煩?

二十年前瓦剌人曾將興安境據為己有不少時日,對這一帶亦是尤為熟悉。

而今他們卷土重來,自然是為重鑄昔日榮光。

呲呲呲。

臨近山門城還有兩裏地時,黑點的移動速度開始加快。

再難掩飾住人腳、馬蹄踩踏在草坪上的聲音。

兩邊黑點迅速向中間彙聚,由連片湧動的暗潮彙聚成一股暗流。

不到一裏地時。

天剛蒙蒙亮。

山門城城頭上一杆高旗突然折斷、隕落。

幾乎沒人有機會看清旗幟上所繡有的中州翔龍圖騰。

流動向山門城的暗流得此信號,徹底放棄偽裝,開始向城門口奔湧!

馬蹄聲先是如密集擂鼓,而後似滔滔江河,最後已成滾滾天雷!

瓦剌東庭兩千先鋒騎兵、五百步卒先後兵臨中州城下!

山門城的千百中州將士,在睡夢中的被驚醒,正執勤時的被嚇得以為活在夢裏。

總之絕大部分人都反應不過來瓦剌軍為何能神鬼不覺地殺到跟前來?

畢竟自外夷大亂後,中州在邊防安全上大下苦功,麵北邊關以外,在原有百座烽燧基礎上,再添大小百十座,與原有烽燧照三線分布,十裏一座,連綿相望,邊烽相接,每逢戰事,狼煙依次四起。

在山門城以北便有三座規模不小的烽燧作為前哨台,謹防外夷惹事犯邊。

為何至今沒有任何警訊傳來,敵寇便衝殺進來了?

這個答案那三座烽燧上的中州士卒知曉。

值守城頭的士兵也已然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