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392.第384章 銀河係往事(6100字二合一)(2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陳鋒見到了比鄰星殖民地和巴納德星的進步,倒是感觸良深。

他之前隻想到太陽係屏障封鎖了空間,不讓人類往外逃,倒是沒想到科技封鎖這條思路,現在他算是明白了,的確是個絕戶計。

理論上,被封鎖了的一級以上文明,科技水平基本不可能再爆發式進步。

除開科技方麵的東西,陳鋒還簡單翻閱了兩個殖民地在銀河係內,主要是獵戶旋臂內的探索情報。

這兩撥遊子在走出去並生根發芽後,從未放鬆過對外部環境的探索。

並且,兩大殖民地不但切斷了和太陽係的聯係,相互間也保持各自獨立。

起初他們牢記著“去遠方,別回頭”這句囑托,既然不能與母星聯係,自然也不會試圖聯係別的成功建立的殖民地。

雙方各自選擇了截然不同的方向,開始向前推進,不斷建立科考站,不斷派遣出越來越先進的科研飛船。

雖然直到現在也沒真走出去多遠,攏共也就幾百光年的水平,走得最遠的科研飛船也隻前進了不到兩百光年,連獵戶旋臂的百分之一都沒有,但通過越來越先進的探測設備,他們的視線投放得越來越遠。

除此之外,他們也能在相隔數光年的距離之外,相對清晰的看到發生在太陽係內的事情。

他們雖然並未親身感受到大滅絕浩劫的恐怖,但看得是很清楚的。

兩個殖民地的人開始產生緊迫感,加快了探索的步伐,陸續得出個確鑿結論,上百億顆恒星組成的獵戶旋臂內,竟再無第二個滿足卡爾達舍夫1級分級的文明。

他們發現了一些外星文明,但沒有任何人具備跨恒星係的宇宙航行能力。

他們也曾與對方發生短暫而淺顯的接觸,但這些文明對複眼者的存在完全不知情。

再到後來,兩個殖民地各自發現了一些破敗的文明遺跡,有被摧毀的飛船、被撕裂的城市、甚至是破碎成碎裂小行星帶的原本的大型行星。

這些被摧毀的敗落文明具備一個共性。

無論敗落文明走的是何種發展路徑,在其滅亡時,基本都處在一級文明的邊界上,或許還差一點,或許稍微往前多走了一步。

他們剛剛,又或者即將掌握跨恒星級航行能力時,突然就被滅亡了。

先哲陳鋒留下的《複眼者危機》遊戲、電影,以及那本名為《鋒蕾》的名著,以及發生在太陽係內的大滅絕浩劫,與兩個越來越龐大的殖民地各自收集到的情報鏈接了起來,組成了一個令人悲傷的結論。

複眼文明當然是存在的。

隻不過所有接觸過複眼文明的文明都滅亡了。

其他那些對此完全不知情的低級文明,隻是連被屠戮的價值都沒有而已。

大約在三十世紀初,比鄰星殖民地的一艘科考船有了個重大發現。

他們找到了一艘小型逃生艦。

這艘逃生艦不屬於人類,也不屬於任何已探明的低級文明,同樣不符合估測的複眼文明的特征。

這個文明的科技水平等級很高,甚至幾乎接近三級文明的理論值。

逃生艦內空無一人,就連死者殘骸也沒有,也沒有任何數據資料。

科學家將其暫命名為迷族。

經過嚴密的討論,科學家認為迷族很可能曾經是銀河係內的主要文明,但滅亡於複眼文明之手。

科學家們也對比了陳鋒在影視作品中刻畫出的複眼者戰艦的材料、性能與武器,推測複眼者的戰艦的確吸收了迷族的部分科技。

迷族本身應該是一種以金屬為主,再結合少部分有機物的奇特機械文明。

至於迷族滅亡的時間,則在五十到一百萬年前。

這樣強大的先進文明在獵戶臂內都悄無聲息的消失,隻留下一艘擱淺的逃生艦,複眼者的凶狠與強大可見一斑。

自此,兩大殖民地幾乎同時做出決定,違背誓言,嚐試與母星聯係。

但詭異的事情發生了。

他們可以看到太陽係內的一切,但無論他們以何種方式向母星發送信號都是泥牛入海,不得回複。

哪怕他們切換到母星的量子網絡頻道,結果也別無二致。

這讓兩個殖民地裏的科學家百思不得其解,隻能將其歸咎於太陽係屏障,並得出新的結論。

太陽係內的人與設備,其實看不到外麵的情況。

星空依然存在,但光線和信號均被屏障扭曲隔離,並且距離越遠,扭曲的幅度越大。

所以自2500年後,地球文明已經無法對外麵的宇宙進行真實觀察,能檢索的隻有兩光年內的虛無深空,至於其他的宇宙背景,都已是虛假的宇宙環境了。

雖然無法和母星聯絡,但殖民地相互間卻成功取得了聯係,各自快速互通有無,並繼續沿著各自擅長的方向推進科技。

隻可惜雙方距離太遠,科考船雖然能往來,但無法進行大麵積的物資交換,所以各自的戰艦依然沿著各自主要的發展方向進化。

兩個殖民地中的人曾考慮過是否要派遣科研船回太陽係附近,嚐試隔著屏障與母星交流,但因顧慮可能提前暴露信息,最終未能成行。

一來是母星內走了另一條科技發展道路,並不比自己落後,吸收了自己的這些東西未必有好處,二來是與其提前暴露,倒不如窮兵黷武的組織起龐大的艦隊,在戰爭時刻以奇兵的形式回到戰場,打複眼者的球型戰艦一個措手不及。

他們當然知道自己的艦隊如果出現在戰場,肯定會瞬間暴露殖民地的位置。

但那又怎麼樣呢?

敵人的艦隊都來到這附近了,本也不會空手而歸。

與其各自等死,不如回家鄉奮力一搏。

畢竟時間隻有短短五百年,人類能做的事實在太少了,隻能說能做一點是一點。

在衝鋒陷陣的過程中,陳鋒大體掃完了這些資料。

他有自己的看法。

那些被殖民地視為不值一提的低級文明的科技路線和生命形態各有特異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