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449.第438章 宇宙之癌的垃圾場(1 / 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自2351年衝出太陽係起,人類文明在無法言喻的緊迫感下正式開啟獵戶臂時代。

走上前台的救世會組建了新的獵戶臂聯合政府。

2500年1月1日,太陽係被穹頂籠罩,母星開始進入滅亡倒計時。

同年,奇跡二十年開始,繁星雖是在太陽係內蘇醒,但被留在太陽係內的人將其核心架構編譯為光電信號傳遞了出來。

2515年,獵戶臂人類在太陽係外重建了另一個繁星——一個更龐大,性能更強,算力更強的超級量子智慧。

在繁星的幫助下,殖民地迅速完成製度整合,形成星際共和聯邦製政府,並將當時疆域幅員百餘光年的文明統合體命名為晨風帝國。

這是一個名為帝國的共和聯邦體係,顯得很奇葩與詭異。

新的星際時代,對文明體係提出了新的要求。

即便是意識形態十分統一,共同目標極為明確的救世內部也產生了分歧。

有人認為既然戰爭迫在眉睫,就應該提前進入軍備狀態,采用軍事獨裁製。

但也有人認為如果軍事獨裁製的持續時間長達五百年,將會極大程度壓製與扼殺人類創造力,所以推崇能盡可能激發平民鬥誌的公投共和製。

但又有人覺得,文明前進需要偉大的領航者,大部分人應該更堅定的圍繞少部分優秀領袖指引的道路而前進,所以應該執行聯邦議會製。

還有人認為,凡事需要公投的議會製效率太低,影響社會生產力,同時也不利於戰時的快速決策需要,所以應該推舉出一名或者數名當之無愧的絕對正確領袖,執行區別於古代帝製的現代帝製。

然而,人類又實在選不出無可挑剔的完美領袖,也沒人自詡有能力接住這擔子,所以最終便行成了這奇葩的共和聯邦製帝國。

在找不到絕對領袖的情況下,以聯邦議會為主。

之所以定名為晨風帝國,則是因為幾乎所有救世成員都按照史料的指示,等待著先哲陳鋒跨越千年後降臨,再來領導人類前進。

已故的陳鋒一直在無形中指引文明前進的方向,在促進團結與消除分歧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這種意識形態在太陽係內部造成了毀滅末世,但在外麵的獵戶臂文明裏,卻又成了團結人類齊頭並進的核心源動力。

獵戶臂文明形成了以不斷快速提高生產力為第一要務;以加快繁衍生息提高人口總量為第一策略;以推崇學術公平,加快學術交流,提高綜合教育水平,在獵戶臂內形成無界學術氛圍為核心思想;以在生產力、科學技術革新和軍事實力發展這三個層麵找到完美平衡點為體製運轉終極目標的超時代體係。

這四項基本要素,是獵戶臂文明這六百餘年發展永恒不變的主旋律。

總之,在這既違和又合理的文明製度引領下,人類的發展進程仿佛被摁下了快進鍵。

人類生產力大爆發,一切追求效率,在乎自身更超過在乎宇宙的整體和諧。

同時由於質能轉化技術的不斷提升,人類消耗了大量恒星的能源製造出質量達到天文數字的金屬、半導體、低原子量同位素等等物質。

第五代戴森膜的性能遠超陳鋒過去所見過的任何一代戴森膜,對恒星輻射能的吸收效率最高可達90%,並且吸收總量上限極高。

第四第五代戴森膜的性能提升,不在乎效率,而在能量吸收轉化的總量上限上,目前最高已經可達第三代戴森膜吸收太陽能量上限的百倍。

據說正在研發中的第六代戴森膜的吸收上限可達第三代的千倍。

當前人類一共建造了十餘萬座第五代戴森膜,其中大部分都位於無人定居的純工業生產行星係內。

在有大量人口定居的繁榮行星係中,戴森膜隻開啟了常規性能,吸收率甚至被壓製到60%。

但在工業行星係中,戴森膜的吸收率被拉高到了90%,並且還有名為恒星挖掘者的特殊工種無人艦船盤繞在恒星附近,持續不斷的將物理毒素發射向恒星,以提高恒星內部的反應強度,使其對外釋放輻射能的速度大為加快,這樣包裹著這些恒星的戴森膜能產出更多可利用能源。

以恒星表麵的耀斑爆發強度與頻率為參考值,被人工提高反應強度的恒星爆發綜合指數至少是太陽的數十到上百倍。

這便意味著,這些恒星的壽命被人類人為的縮短了數十上百倍,將會更快的走完成年期、中年期再進入衰亡期,並最終變為白矮星、中子星又或是物理黑洞。

假定人類文明還有幾千萬年的發展時間,還真可能把獵戶臂裏的恒星統統提前燒光,再舉族搬遷到下一條銀河懸臂中,直到耗盡整個銀河。

到時候,銀河大約會被人類文明吸幹,直到變成一片死寂的恒星墓場。

陳鋒總把人類自比為宇宙之癌,現在看來這黑鍋背得不冤。

假如恒星也有智慧,肯定得罵娘。

雖然進階質能轉化技術可以回收絕大部分材料,但總會有少部分特殊材料的回收成本偏高,還不如新挖掘或者合成。

這些回收價值偏低的物質,就變成了太空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