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三十六節 沒有先手的遭遇(1 / 2)

查韋爾河與白馬穀交彙河口處,

一支人數大約在三四千人但卻亂糟糟不成樣子的軍隊正用簡易的木筏渡河,登上河對岸的穀地,顯然眼前的行動已經開始了有一段時間,因為河對岸已經集結了數百人的樣子,顯然是第一批渡河的。

此時此刻,會出現在這裏的,再加上眼前呈現的這種堪稱混亂不堪的場麵,這支軍隊的來曆不言而喻,自然就是那夥盤踞在威特尼丘陵山區中的卡蒂人叛軍。

這夥叛軍其實最初隻是由一夥來自同一個村落的純粹卡蒂人落草組成,卡蒂人也是本土不列顛凱爾特部族的一支,不過人數很少而且在眾多凱爾特部族中的地位也很低,活動範圍主要在威特尼附近的山林地區,卡蒂人十分排外,而且粗暴野蠻,因而一直都是保持著半漁獵采集半強盜劫掠的生活方式,但是由於其部族自身構成的微小精悍以及行動飄忽不定,即使在羅馬統治時期,他們也依舊是一群相當令人頭痛的盜匪,讓當局十分苦惱。

不過,最後,羅馬還是下了決定,派遣重兵多麵圍剿,終於取得了勝利,殺死了不少卡蒂人,剩餘的全都被俘虜,不過當局沒有將他們全部以盜匪的名義處死,而是出於仁慈和帝國在不列顛的形象而網開一麵,隻是強製將他們安置在了威特尼,組成了一個村落,由附近的駐軍負責看管。

喪失了大量青壯年和重兵監視之下的卡蒂人的確在之後的一段時間內馴服了不少,為禍一時的盜匪總算在白馬穀內銷聲匿跡。然而好景並不長,隨著人口的繁衍,以及帝國在不列顛統治的弱化,偏遠地區的軍事基地相繼被撤銷,軍隊紛紛龜縮在大城鎮內,而原本負責監視卡蒂人的羅馬軍隊也在其中,失去了看管的卡蒂人如同脫去韁繩的野馬,骨子裏的暴力因子再次死灰複燃,於是,牛津郡郡內,再次盜匪為禍蜂擁而起,這一次,帝國無力支持當地政府,結果自然是愈演愈烈,盜匪規模也是越來越大,最後隱隱已是稱得上是一股叛軍的規模。

不過如果羅馬方麵不是決定放棄不列顛的話,懾於帝國長久以來的積威,卡蒂人即便人多勢眾,也仍然隻會在大城鎮周圍區域活動而不敢撩撥有帝國軍隊駐守的要塞城市,可是,就在這個節骨眼,帝國卻要撤離了,先是從距離東海岸最遠的城鎮開始,所有地區的羅馬駐軍相繼離開,趕往南安普頓集結,準備登船分批回歸大陸。這樣驚天動地的消息想要隱瞞根本不可能,所以卡蒂人也很快就得知了這個令他們欣喜若狂的消息。

沒有了帝國軍隊的威脅,卡蒂人的野心頃刻間膨脹起來,他們此時已經糾集了數千人規模的叛軍,足以攻打任何一座城鎮,叛軍的核心卡蒂人不由自主地打起了占山為王的主意。不過,這群狡猾的家夥還是很謹慎很有耐心地觀察了一段時間,當確信消息的真實以及整個不列顛突然一夕之間陷入混亂、各地叛亂此起彼伏的新消息傳開,他們再沒有了顧忌,公開打著卡蒂人王國的名義,要從那些羅馬化的不列顛人手中搶奪土地,建立屬於自己的政權。

不過,卡蒂人也是過分高估了自己,雖然失去了帝國軍隊的庇護但並不意味著城鎮真的就隻能任人宰割了,所謂亂世出豪傑,卡蒂人和叛軍萬萬沒想到,隨著羅馬政權的退出,牛津小鎮的居民們自主推選出了一位新的年輕治安官,而恰恰是這位治安官,給了他們意想不到的重創。這位名叫威克斯?斯賓塞?卡德維爾的年輕治安官上任之後出手不凡,率領鎮民們加固了城防,繼而挑選居民孔武有力者組建了民防軍,在鎮外的居民點則修建了很多警戒哨塔,采取了一種聯防的策略奮勇不屈地抵抗著叛軍的侵略,在鎮民們的團結一致以及威克斯的有力領導下,牛津的局勢不僅沒有陷入惡化,反而漸漸形成了一股自力更生、眾誌成城的意誌和風氣,整個郡內,無日不在戰鬥,無人不在為保衛家園而一手扛鋤一手拿武器,與叛軍周旋。

就是在這種錯綜複雜的情況下,當時,奧卡派出的分赴各地要求各地政權立刻宣布重歸帝國管轄的騎兵小隊(當時正是身份還隻是騎兵小隊隊長的萊文特率隊)來到了牛津,在經過一番詳談後,年輕治安官威克斯當即決斷,代表牛津居民宣布重歸帝國管轄,針對牛津受到的巨大威脅,得到威克斯正麵回複的萊文特立刻不顧疲累地晝夜兼程趕回倫敦,將牛津和威克斯其人的情況詳細上報,特殊情況特殊對待,於是看到報告的奧卡迅速召開高層會議,會議之後果斷采取措施派遣兩個精銳連隊,馬上啟程趕往牛津,協助當地居民抵禦叛軍的間歇性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