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五十三節 叛亂蔓延(1 / 2)

連接著大倫敦區通往北部省份的埃因霍恩大道上,數十名騎士正趁著夜色朝北疾行,當先一人縱馬奔馳,棕色長發隨風舞動、身著銀色甲胄、腰懸長劍,背負鳶盾,正是日前離開倫敦,準備返回哈德良的亞瑟,隨行的除了一項寸步不離身邊的幾名圓桌武士之外,便是一些騎士侍從了。

沿路風馳,一行人看似始終都在用心趕路,然而如果你仔細觀察卻會發現,亞瑟和幾個心腹的神情都是顯得有些沉鬱,眼神也是流轉不定顯然都是心頭複雜思緒縈繞。尤其是亞瑟,臉沉似水,看上去竟是頗為惱怒,隻是似乎一直壓抑著才沒有爆發出來。

亞瑟等人的奇怪表現說起來其實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此次來到倫敦徹底成了一場笑話,而且還是他們自導自演的鬧劇,而真正讓他們感到羞怒卻又不得不選擇忍耐,則是因為,這場鬧劇原本應該是一個被拆穿本來麵目的死局,而他們之所以還能活著離開,隻是因為那個人,不知出於何種打算,並沒有公開點破一切,將事情曝光於眾然後順勢置他們於死地。

亞瑟此刻內心波瀾起伏,既有慶幸,又有惶恐,兼有憤怒,然而深藏心底的卻是一抹揮之不去的畏懼,而恰恰就是這一絲隱隱的畏懼讓他感到無以複加的羞辱!亞瑟是一名戰士,本質上,他就是一個渴望在戰場獲取一切的人,然而,在擁有英勇的同時,亞瑟他同樣繼承了潘德貢家族曆代都具備的野心,亞瑟對自己的能力和品格、德望都曾有著充分的自信,甚至於在羅馬宣布即將撤離不列顛的那段日子裏他曾不止一次地思考過他的父親尤瑟多次秘密派人傳信中提及的那件事情。

是的,不難猜測,亞瑟的父親在信中,明確提出,希望亞瑟可以憑借率領邊軍多次成功擊潰蠻族入侵的功勞和威望掌握住手底下的羅馬軍隊,這些羅馬軍隊中有很大比例都是不列顛本土人,他們跟隨也願意為亞瑟而戰,因為他是一名合格的統帥,他有能力也有資格在羅馬的那些將軍離開後,將哈德良長城一線的軍隊納為己有。

軍隊的掌握將是計劃的第一部分,有了軍隊,亞瑟就可以在抵禦北方蠻族的同時,利用軍隊暗中將潘德貢家族的影響力滲透到北方的各個行省中去,這樣一來,隻等羅馬人撤走,那些省份自然而然地就會落入潘德貢家族的控製之中。

而除非這些外力和聲援,亞瑟身具的潘德貢家族血脈才是真正值得期待的王者之資!不同於煽動南威爾士叛亂的康沃爾家族宣稱的所謂古老王國後裔其中蘊含的水分,潘德貢家族卻是真正貨真價實的曾經統治威爾士及附近地區的一個古老蠻族王國的王室嫡係血脈,完全有據可查有證可考,潘德貢家族的一位先祖便是當年親自渡海前往高盧向偉大的高盧征服者蓋烏斯?尤裏烏斯?凱撒表示臣服的不列顛二王之一,至今,潘德貢家族的宅邸中仍保留著當年凱撒賜予的羅馬文書和節杖以及詳細的文獻記載。

因此,潘德貢家族可以算得上是名副其實的傳承悠久的不列顛本土王族!而身為現任族長唯一子嗣的亞瑟,無疑就是一位貨真價實的王子。當然了,這僅僅是從血脈考證中做出的定義,然而隻要羅馬一日沒有離開不列顛,潘德貢家族的血脈即便就是再純粹高貴,也是毫無意義,因為,哈德良以南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帝國的疆域,都是至高無上的羅馬皇帝的領地!

然而,命運卻讓潘德貢家族的奢望一夜之間成了仿佛觸手可及的可能,羅馬人要放棄不列顛了!試想一下,一旦羅馬人離開,整個原羅馬統治區域內還有誰,比潘德貢家族更有資格成為新的統治者?

麵對難以抗拒的誘惑,潘德貢家族果斷展開了行動,駐守在哈德良的亞瑟自然是第一個得知計劃的,因為對於邊防的這支身經百戰的精銳,潘德貢家族勢在必得,而亞瑟無疑是近水樓台先得月。

可是,就當潘德貢家族謀劃的這一切順利進行時,命運卻又毫不留情地拋棄了他們,從羅馬傳來了消息,新的不列顛總督和一支精銳的羅馬軍團將來到不列顛,重新恢複不列顛上的羅馬秩序!這個消息對於正憧憬著一手創建新王國的潘德貢家族來說,無異於晴天霹靂!

即使性忍如一直甘於韜光養晦的尤瑟,也不禁心生一絲幹脆破釜沉舟的決斷,不過最終卻是被生生嚇阻了,原因很簡單,航向偏離後意外在哈德良長城附近登陸的奧卡一行雷厲風行的一連串舉動讓所有人都不由凜然,先是以血腥手段鎮壓了為禍當地的草寇,順帶還意外俘虜了一批日耳曼人,接著趕赴哈德良,接過指揮權,連戰連捷擊潰入侵蠻族主力逼迫凱爾特人單方麵談判退卻,而後重組北方邊軍果斷以強硬手腕控製北方行省的秩序,而令人吃驚的是,這位新任總督的謀略尚不止如此,就在他不惜冒險,僅靠總督衛隊衝鋒陷陣在北方殺出嶄新局麵的同時,在南麵,他的軍隊同一時間神兵突降,一舉壓製了不列顛的核心倫敦地區,獲得了一塊絕佳的根據地,南北呼應齊頭並進,這個新任總督的深謀遠慮和幹練手腕讓潘德貢家族和其他很多一直暗中覬覦不列顛的勢力一樣,攝於其威勢,暫時偃旗息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