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六十三節 新生!獨當一麵(1 / 2)

灰熊穀一戰,蘇格蘭東北地區的諸族遭受重創,盡管有一部分人最後借助攀越山嶺,逃過一劫,然而,整場戰鬥下來,不僅龜縮在穀內的數千殘兵全部被殲滅,還連累了上萬無辜普通族民被凶暴的日耳曼人侵略軍無情屠殺。

作為主導聯軍的三大族,毫無疑問是首當其衝,三位德高望重的族長盡數在亂軍之中奮戰而死,包括桂妮維亞的父親、曾經代表皮克特人與奧卡簽訂和平條約的菘藍族族長卡姆羅德,也由於率軍殿後不幸歿於此役。

此戰過後,東北地區的凱爾特人勢力土崩瓦解,剩餘的族民幾乎潰散一空,不成氣候,而一舉蕩平了地頭蛇的日耳曼人卻是迎來了海闊天空的嶄新局麵,他們將擁有足夠的時間來鞏固擴建登陸灘岸處的基地,以接應源源不斷渡海而來的同族,而易守難攻的灰熊穀則毋庸置疑會被保留下來,重新構建防禦工事,作為日耳曼人的老巢!待到凱爾特人的援軍到來時,恐怕麵對的就不是一支立足未穩、底氣未足的軍隊了,而是一群養精蓄銳、士氣高漲的狂暴悍卒!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姑且不提日耳曼人如何在灰熊穀建立起固若金湯的移民老巢,整個蘇格蘭地區的凱爾特人得到消息,如何震動吃驚立即組建聯軍,意欲趁日耳曼人尚未尾大不掉將其驅逐出不列顛島奪回領地,且說灰熊穀一戰臨末時,卡姆羅德在率部發動決死逆襲為族民逃脫爭取時間之前,曾派了一心腹帶著幾名族中護衛,交代了他們一些重要事情後讓他們趁亂離開了。令人意外的是,這夥人在順利逃脫後,並非向著其他凱爾特人領地而去,而是徑直南下,看方向似乎竟是朝羅馬邊境走去。

而事實上,他們的目的地恰恰正是哈德良長城,他們的任務是奉卡姆羅德的遺命,前來尋找月前隨同亞瑟、作為菘藍族使者身份前往倫敦覲見不列顛總督的桂妮維亞,讓她立刻以唯一繼承人身份接替族長之位,確立正統地位,同時還有一個秘密的囑咐,那就是希望桂妮維亞能夠嚐試借助羅馬人的力量,而非那些同族人,在驅逐日耳曼人後恢複菘藍族的領地,重聚族人。

由此,我們不得不承認,這些看似野蠻的凱爾特人中間也不乏政治眼光毒辣而智謀過人的異類,比如已經死去的卡姆羅德,他讓護衛們帶給桂妮維亞的囑咐,便是明證。卡姆羅德顯然是洞悉了這危局中的活點,如果讓桂妮維亞投靠那些同族,那麼即使日後同族的援軍擊敗了日耳曼人,恐怕東北地區也不會恢複到以前的局麵。畢竟那是一片足以令人垂涎的土地,雖然生活在蘇格蘭地區的凱爾特各族之間很少因領地發生糾葛,領地觀念不強,但也沒有送到嘴的美味不吞下去的道理。

所以說,一旦日耳曼人退走,那些外來的同族必然會對無主的東北地區生出野心,屆時以桂妮維亞的身份,必然成為大族眼中最佳的傀儡,恐難逃身陷囹圄,為人驅使的命運,這是卡姆羅德身為父親和族長不願看到的。所以,他找到這危局中的第三方勢力,同時也是置身事外、最沒有涉局之心的羅馬人!

卡姆羅德深知,幾個世紀了,隻是守衛著哈德良長城、不曾越雷池一步的羅馬人對蘇格蘭地區隻有操縱或是扶植親羅馬勢力的野心而沒有絲毫吞並的打算,加之,去年簽訂和平條約後,菘藍族一直作為紐帶,聯係著羅馬與皮克特人各部,著實與羅馬人建立了一定的友好外交關係,而且,那個年輕的總督也是卡姆羅德毅然決定這樣做的原因,與其被一群野蠻人利用,不如與羅馬人合作,即便同樣要付出代價,但多半是能夠承受的。

卡姆羅德在生死關頭還能看得如此透徹,可見其眼光深遠,而且他的想法顯而易見是對的,以羅馬人幾個世紀以來的做派,桂妮維亞完全有可能日後東山再起。

不過,卡姆羅德畢竟不是先知,他沒有猜到的有兩點,第一點就是此刻的羅馬統治區域內,烽火連綿,正陷入自顧不暇的境況,短時間內絕無可能抽出精力,去理會長城以北蠻荒之地的事務。而更值得一提的是,先一步返程的桂妮維亞此刻正在哈德良一線的蓋茨黑德要塞中停留,而與此同時,隨著潘德貢家族舉起反旗,正秘密趕回哈德良的亞瑟一行正計劃著奪取邊境軍隊的指揮權,一場悄無聲息的風波正圍繞著哈德良長城邊境醞釀,因而卡姆羅德的希望落空了,奧卡和夥伴們正在全力以赴,解決內部問題。

至於第二點,則無怪乎卡姆羅德預料不到了,那就是他不知道奧卡來到不列顛肩負的使命,更不清楚身為一名穿越眾和軍人,奧卡最不缺的就是不斷征服的進取心!所以,一旦桂妮維亞真的按照卡姆羅德的囑咐投入羅馬的懷抱,那麼,羅馬未來會不會滿足於僅僅借桂妮維亞的身份獲取一些有利的條件就隻有天知道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奧卡絕不會放過這麼好的借口,而愚蠢地貪圖一點點蠅頭小利。也許桂妮維亞的存在,將是羅馬真正征服整個不列顛的重要契機,當然了這些都是後話,暫且休提。現在,讓我們把目光投注到時隔半年、正暗流湧動的蓋茨黑德要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