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二十節 元老院(1 / 2)

走下坐輦的卡西烏斯停住腳步,仰起頭矗立在麵前高高台階上那巍峨雄偉的元老院,線條顯得有些剛硬的臉上泛起一絲常人所無法理解的自傲與熾熱。

如果不是生活在羅馬社會中,你就很難深入了解一個羅馬人的政治生活和政治思維,從古老的部落時期,延續了共和國、帝國幾個不同的階段,羅馬人始終如一,貫徹著全民政治的習俗,當然,這裏的全民僅僅局限於羅馬公民和貴族。

而作為承載這一民族習慣的平台,羅馬元老院在羅馬政治格局中占據了至關重要的地位,它的存在,不僅是羅馬政治的核心組成部分更是整個羅馬民族政治文化的載體,是一種生活方式的具體形式。

羅馬元老院,(Senatus),是羅馬的一個審議團體,由羅馬建立者羅慕路斯設置,最初,元老院由一百位家族首領組成,稱為Patres(父老),而後隨著時間推移,這些原本氏族高層逐漸成為羅馬社會中的第一批貴族。

元老院的第一次重大變動是在共和國建立伊始,當時的執政官路奇烏斯?尤裏烏斯?布魯圖斯進行改革,將元老的數目增至三百人的規模,這其中包括原先的貴族後裔,也有新進者團體,後者主要吸收來自富裕公民和騎士階層的成員。

羅馬社會人口主要分為三個階級,即元老院和羅馬人民(其總和縮寫就是著名的SPQR)還有奴隸,而羅馬人民成分是羅馬公民、平民和無產階級,除了奴隸不具備任何人身自由政治權利之外,羅馬人民階層都是通過百人會議、部族會議、平民會議來獲得法律和習俗中既定的權力。而聯係著這一切的關鍵紐帶,正是羅馬元老院。

身為一名有公民權的羅馬人,幾乎沒有不渴望通過元老院來施展抱負、表達自己的政治訴求的,元老院以及伸展開來的所有政治活動都與他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密不可分。同樣的對於高高在上的羅馬貴族來說,更是如此,元老院才是他們真正恣意縱論天下、呼風喚雨的場所,盡管這裏充斥著陰謀,但很少有人能夠拒絕這份誘惑。

事實上,不同於普遍的一種看法,羅馬元老院實質並非是一個立法決策機構,正如它最初建立時的作用,它隻是一個谘詢機構,沒有單獨專屬的職權,但是可以對任何政治活動進行評判、商討、建議及諸如此類的觀眾權。

然而,就是這種看似並不重要的初始職能,隨著整個羅馬社會的發展、人口構成的複雜化、政治架構的成熟化,開始漸漸顯示出與眾不同的重要意義。天生就習慣於集思廣益、公開民主的羅馬人漸漸發現這個原本不起眼的組織,完全可以在羅馬政治架構中發揮調和穩定的作用,而且,元老院的存在,恰恰是羅馬人一直追尋的解決如何處理混合政體(君主製、貴族製、民主製)交融病好的潤滑劑。

具備固定財產、熱心於公共事務、有著足夠的條件和精力去思考並處理政治事務,以實現自身價值抱負的貴族,加上出於維護自身權利對社會根基有著更加清醒認識和感觀的平民,羅馬元老院新的成員構成顯示出它十分穩定的政治效能,對於管理整個國家也體現出巨大的優越性。

於是,元老院進入它的全盛時期,它的身影開始活躍於整個羅馬的政治活動無論是立法、決策、司法、行政、軍事,所有的政治活動它都能憑借自身的特殊地位和元老本身的職務而起到監督執行、立案建議、賞罰升降乃至戰爭、任免的職能。

元老院實質上變成了一個自我選拔、自我淨化、自我調整的國家內閣,古典民主共和政治發展到了極致,來自社會各階層的精英懷著對國家前途的關注以及自身豐富的學識加入進來,群策群力,治理著龐大的帝國,為帝國指明前進的方向,成為羅馬的領路者、法律的捍衛者、政治的執行者。

無可否認,正是由於元老院的巨大作用,才使羅馬由微不足道的意大利半島上的一個小小部落,最終發展成為地跨亞非歐三大洲的龐大國家。

很多後世對羅馬元老院一知半解的人受到某些影視作品的影響都盲目武斷地認為元老院就是一個藏汙納垢、屍位素餐的地方,仿佛元老們就是一群肚滿腸肥、愚蠢保守的家夥,對於這一點,隻能說那些人的判斷實在失之偏頗。

在很長一段時期內,羅馬元老都是社會中高瞻遠矚的貴族和人民精英,他們擁有過人的素質、遠見的卓識、自律的品德、對法律的堅守以及對國家的熱愛,依靠著這些他們在管理整個國家,西庇阿、蘇拉、馬略、凱撒、龐培、屋大維,這些耳熟能詳的政客、統帥、改革者都是出身元老院,他們的所作所為在各自的年代都為羅馬注入了鮮活的血液,幫助羅馬擺脫困境,取得更偉大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