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四十六節 初次交鋒(1 / 2)

早在從前線趕回,得知瓦倫提尼安駕崩以及遺詔的事情後,奪嗣之戰伊始,奧卡就曾對皇後賈斯汀娜可能進行的布置推測過,而根據掌握的資料和情報,最後得出的結論無非就是兩種。

一種,傳詔的信使不日即至,要求格拉蒂安卸職,返回羅馬參加新皇即位典禮,或者是宣布遺詔逼迫格拉蒂安在尚未有心理準備就不得不做出選擇。這種策略勝在弄險,當然,如果格拉蒂安的性格再優柔寡斷一些的話,如此行事,還真有可能讓慌張之下的格拉蒂安做出錯誤的舉動。不過,幾乎是沒有任何把握,而且,若是發生什麼意外很可能還會反過來被格拉蒂安抓住把柄,借勢興兵,直接悍然揮兵南下那可就弄巧成拙了。

而第二種,就是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揚長避短,穩中求勝。奧卡相信,賈斯汀娜一定有什麼秘密的消息渠道,因而更早得知了陛下駕崩或是病重的情況,所以才故意導演了攜子前往拉文納接受洗禮避開鋒芒,而後又故意讓元老院放水,讓格拉蒂安的軍事行動提案順利通過,這樣一來,格拉蒂安就會毫不猶豫地離開中樞,去往前線。

那有些人就會疑惑了?這樣做現在看來不是很愚蠢嗎?雖然格拉蒂安遠離了羅馬,但是以軍事行動統帥的名義,他的手上聚集了帝國超過一大半的最精銳的軍團,這麼多兵馬不就等於是賈斯汀娜拱手相讓出來,給自己製造一個強大危險的對手嗎?

表麵看起來似乎是這樣,然而,如果仔細去思考,你卻會發現陰謀恰恰就在這一點上。首先,相比於年紀不過十歲的小弗拉維斯,格拉蒂安的儲君位置已經穩穩坐了二十年,瓦倫提尼安皇帝在世時多次有心樹立格拉蒂安在軍隊中的形象和聲望,因而才有了西班牙和不列顛行動中格拉蒂安扮演的積極活躍角色。所以,軍隊方麵的傾向性原本就在格拉蒂安一邊,將統帥權交給格拉蒂安,隻是暫時為了達到目的承認固有事實而已,並沒有額外給格拉蒂安增添任何籌碼。

其次,皇後的直接目的成功達到了,她就是要趁機將格拉蒂安騙離羅馬,否則,格拉蒂安坐鎮中樞,那麼接下來從東方緊急而來的皇帝衛隊、攜帶遺詔的信使等等一連串藏有貓膩的戲在當事人的麵前就很有可能出現穿幫,到時候,圖窮匕見,賈斯汀娜就失去了任何轉圜和後手的餘地了,重兵在握的格拉蒂安立刻就會將他們一網打盡。

還有,統帥權看似威風,但實際卻形容一道無形的枷鎖。格拉蒂安是以征討日耳曼人的名義來統帥軍隊的,那麼,他就必須有重重顧慮行事更要謹慎,若是一聽到遺詔怒極攻心、不管不顧,直接就下令軍隊進軍羅馬,不僅可能給人造成一種整個戰爭就是一場騙局,就是試圖騙取軍隊統帥權,以便擁兵篡位的假象,這對公眾聲望將是致命的打擊。雖然很多時候,大義,這個東西,都是看不見摸不著好像沒什麼用的玩意兒,可是一旦真的坐實,立刻就會麵對眾口鑠金積毀銷骨的可怕局麵,甚至可能成為羅馬公敵。

所以,大軍在手,格拉蒂安反而要韜光養晦,至少在將所謂遺詔的內幕公之於眾之前,他絕對不能隨意就出兵,否則謠言一起,就可能淪為叛軍的境地。

賈斯汀娜的政治眼光不同一般,她也許會看中這一點,而故意讓信使拖後才到,這樣一來,她在羅馬的造勢已經完成,而格拉蒂安唯一出兵的機會又已經消失,整個局麵的主動權就落入了她的手中,如果沒有真正有力的證據,格拉蒂安就隻能承認遺詔的真實性!而最不利情況也是格拉蒂安借故不回羅馬,雙方僵持,而有了時間,憑借皇後派係中的大量豪門貴族的支持,用不了多久,賈斯汀娜就會從南意大利、西西裏、海路經希臘、馬其頓、還有非洲的埃及等行省征召組建大量的軍團,而理由更是充分——“皇子公然擁兵自重,為了保衛羅馬,麵對可能的風險”,所以持久戰,特別是一種事實無法澄清而又不能輕易動手導致的僵持,顯然對格拉蒂安不利。

雖然想到了這些,但奧卡一直也拿不準那位心計過人的皇後會選哪一種策略,亦或是兩種都嚐試。不過,現在答案揭曉了。

拉文納的信使來的比奧卡預想的還要晚,不過終究是來了,至少說明了形勢的發展沒有超出奧卡的判斷,雖然信使的姍姍來遲意味著即將麵對是奧卡的第二種猜測,也就是,如果無法盡快找出瓦倫提尼安駕崩以及遺詔的真相,很可能,格拉蒂安就不得不和皇後形成一種對峙的僵持局麵,而問題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僵持會越來越對格拉蒂安不利。

所以,奧卡在聽到衛兵的傳報後,立刻向提比留斯等幾位老將軍遭罪一聲,轉身就飛奔向自己的坐騎,翻身上馬,希聿聿的一陣馬嘶中就化為一道疾風,朝裏昂城的方向絕塵而去。

奧卡的速度堪稱飛快,當他略微平複了一下呼吸,拖下頭盔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軍裝,旋即輕步走進了房間,門旁的衛士見到奧卡自然是敬禮放行。